第470章:百般乐器,唢呐为王!(2 / 2)

作品:《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盖上白布,总感觉自己已经灵魂脱体。”

“好吧……这是要送走我?”

“感觉自己前一秒才结婚,下一秒就入土了。”

“……”

一首《百鸟朝凤》也就六分多的时间。

终于。

在一连串的哀乐缓缓传出来后,王默放下了唢呐。

代表着这一次他的演奏正式结束。

只不过,许多人依然沉浸在那种不可思议的意境中,神色十分的复杂。

那种冲击力。

那种穿透力。

良久后,西蒙才喟叹:“看来王默没有说大话,百般乐器,唢呐为王,就凭这种神乎其神的意境转变,唢呐就是我见过的最不可思议的乐器。”

史蒂芬同样摇晃着脑袋:“天哪,喜乐直接变成哀乐?还转变的天衣无缝?如果不是亲耳所听,我根本就不敢相信它是真实的。”

这些音乐大师都如此震撼。

其他普通人就更不必说了。

一颗心久久难以平静。

当然,更震撼的是另外一件事:华夏的音乐底蕴到底有多雄厚?只是这样一件看起来更小号差不多模样的乐器,就能演奏出如此神奇的曲子,那其它的乐器呢?

无法想象。

登时,又有人开始喊了。

“王默大师,那个棍子一样的东西怎么演奏?”

“王默先生,那个像葫芦的乐器,能否演奏一番?”

“……”

有人想听竹笛。

有人想听葫芦丝。

有人想听编钟。

欧美网友这些天对华夏乐器的好奇,在这一刻全都爆发出来了。

本来许多人还以为华夏摆出这么多乐器,都只是徒有其表,但此刻这些想法早已没了,只有对各种没见过乐器的极度渴望。

王默既然上台了,当然就没有这么快准备下台。

反正是展示华夏的音乐传承,如果他能做的更好,他肯定却之不恭。

所以听到台下的呼声,他在给了赵树一个眼神后,便确定了第二件乐器。也是现场名流呼声最高的乐器:二胡。

二胡对于欧美人来说,这种乐器十分的不理解。

仅仅只是两根弦,如何拉出好的曲子?

王默也不废话,

起手就是一曲《二泉映月》。

二胡曲中的王炸。

号称史上最悲伤的曲子。

当初王默在舞台上演奏出《二泉映月》后,不仅仅只是惊动了整个华夏的乐团,也让十一国的音乐家全都心甘情愿认输,再也不敢有半点觊觎华夏的心理。

无它!

实在是这首曲子,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了音乐上的极致高度。在忧伤意境上没有任何其他旋律能超越它。

果然。

当一曲结束,现场许多名流都听得眼眶通红,泪水婆娑。

“两根弦,能弹出如此悲伤的曲子,实在是不可思议。”

“太悲伤了,是我这一生中听过最忧伤的旋律。”

“天哪,华夏这些乐器真的全都是宝藏!”

“国际音乐的官方都是吃屎的啊!华夏如此厚重的音乐传承,以前居然没有拿到过音乐之乡的称呼。别说音乐之乡了,甚至连进入前十都没有过。如果不是这次王默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音乐天赋,我们要知道这些乐器和音乐,天知道得到何年何月。”

“……”

本来在舞台上,王默还想将《赛马》演奏出来的。

让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家伙见识一下二胡另外一个极致。

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他的时间有限,不能在二胡上浪费太多时间。

因为二胡在华夏的地位毕竟不是太高,而且这个乐器也很难入门,在它上面消耗太长时间得不偿失。

王默内心的想法还是希望华夏的古琴、古筝、笛子……等这些在普及度足够高、入门也相对简单的乐器,能引起国外民众的喜欢。

虽然现在外界已经知道了华夏音乐底蕴很深厚。

可是这种底蕴不能孤芳自赏,需要传承出去,需要被国际上其它国家接受并且愿意学,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现在,既然自己已经成功勾起了这些西方民众的好奇心,那就好办多了。

正当他要进行下一步动作时。

西蒙站了起来,询问道:“王默先生,我发现华夏的这些曲子,每一首的意境都十分的浓厚,能让人一下便沉迷进去,这种意境对我们的冲击,远超西方乐器,这是为什么呢?”

王默心道:因为我们演奏的这几首曲子,全都是华夏的千古名曲,意境当然强了。

但是,他当然不能这么说。

心中念头一转。

有了主意。

他微笑道:“因为华夏每一首曲子里面都蕴含着一个故事。而音乐就是将这个故事用演奏的方式表达出来。由于故事动人,音乐展示出来的意境才强。”

“真的?”

西蒙咦了一声。

这就有点意思了。

每一首音乐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他们西方音乐家作曲,几乎全都是靠即兴灵感。虽然有一些音乐也蕴含了一些简单的故事在里面,但大部分只是自己对某个场景、某个画面的描述。

谁吃饱了撑着在每一首音乐中嵌入一个故事?

所以听到王默的话,许多人都报以怀疑的态度。

登时。

就有人喊道:“那请问王先生,您刚才演奏的《二泉映月》,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

嘿!

王默眉毛一挑,还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如果这人问《百鸟朝凤》有什么故事,他估计还得现编一个。

但《二泉映月》嘛……

王默做了一下表情管理,便将阿炳的故事讲了出来。

这是他第一次讲阿炳的人生,所以即便是华夏民众也是第一次听到。

“从前,有一个人叫阿炳,他从小就是一名音乐天才……后来他眼睛瞎了,为了求生计,每天都在街头卖艺,过着悲惨的生活。可即便是这样,他依然衣不裹体、食不果腹。也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他创作出了《二泉映月》……”

王默讲的是真实历史。

只不过蓝星没有阿炳,而且大家都都以为《二泉映月》是王默创作的,所以许多人都以为王默在讲故事,可即便如此,众人还是被阿炳的悲惨经历所打动。

“天哪,这么惨。”

“听得我心中发堵。”

“我终于明白王默为何创作出了《二泉映月》了。肯定是他先创作出了这个故事,然后将自己代入了阿炳的人生。刚好王默之前也经历过一段黑暗的时光,所以才写出了这种悲伤的曲子。”

“阿炳的人生是虚幻的,王默的人生才是真实的。”

“这就是他之所以能写出《命运交响曲》的原因。”

“……”

许多欧美的网友,同样很会脑补。

结合之前在油管上关于王默人生经历的视频,在听完阿炳的故事后,许多人在脑海中自动生出了诸多王默凄惨过往的故事。

罗曼多同样思绪万千:“常言道:音乐中蕴含故事,故事能让音乐更加精彩。道理大家都懂,可是为了一首音乐去特意创作一个故事,写的故事还如此精彩的人,我想放眼整个蓝星,也只有王默先生一人了。”

闻言。

王默心中忽然又是一动,他笑着道:“罗曼多大师,您太高估我了,其实我可没有创作这等故事的能力,其实它们都是别人写的。而我则根据这些故事写成了音乐。”

这下,台下一阵躁动。

“别人写的?”

“是谁?”

罗曼多同样露出疑问的表情:“请问,这人是?”

王默开口:“西楼。”

西楼!

许多人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但很快就有惊呼声响起了。

“西楼!那个童话大王?”

“一人连续拿出了十篇童话,镇压全球童话界的传奇人物?”

“那个写出了白雪公主、灰姑娘的童话家?”

“是他?”

“……”

听到惊呼声,众人都回过神了。

王默刚才讲述的阿炳的故事,竟然是童话大王西楼创作的,然后王默再铺写成了音乐!

大家也终于明白王默一个音乐家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文采。

这下破案了。

尤其是华夏网友,更是明白西楼远不是童话大王那么简单,他可是一个人碾压了整个山水社的文学大神!

那样的文学底蕴,那样的想象力,要写出几篇好的故事太轻松了。

登时,一片热议。

“这是强强联合啊!”

“音乐家和文学家的配合。”

“王默是世界音乐大师,西楼是世界童话大王。一个音乐一个文学,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忽然有人出声:“嗯?既然西楼跟王默走到了一起,那西楼不会只给王默写了一个故事吧?会不会还有其它故事?”

瞬间,许多人激动了。

“对啊,西楼肯定不会只写了一个故事。”

“那岂不是代表着王默还创作了其它的音乐?”

罗曼多也想到了这个可能,马上问:“王默先生,那您跟西楼先生还有没有合作其它的故事,并将它谱写成音乐?”

成了!

听到罗曼多的话,王默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他这个时候提起西楼,就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第一,提升西楼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让国际上明白西楼并不是简单的童话家,还是一个文学家。

第二,将音乐和文学结合起来,或者说将华夏音乐和华夏文学结合在一起,给众人来一次不一样的音乐震撼,让外界对华夏的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现在,这些人果然上钩了。

所以,在罗曼多说完后后,王默毫不犹豫道:“有!”

台下名流眼睛变亮。

“果然有!”

“天哪,这是文学大佬和音乐大佬的结合啊。”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合作方式。”

“好期待西楼写了什么样的故事,王默又根据故事创作了什么样的音乐。”

罗曼多问出了他们心中的期待:“那王默先生,能否列举一两个例子?让我们见识一下音乐和文学结合后,能产生多美妙的碰撞?”

“好!”

王默再次毫不犹豫点头。

他的目的达到了。

那接下来,就让这些国际友人感受一下华夏文学和音乐碰撞下会产生怎样璀璨的火花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