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西楼的第一个短篇(2 / 2)

作品:《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哪来那么多有新意的短篇啊?

是吧?

在短篇的领域里,就那么一些都已经被薅秃了的创意。许多时候他们编辑甚至只需要看到的题目,就能大概判断出其内容是什么了。

当然,在家们的世界里,一个同样的创意题材可以写出千千万万个不同的故事,只要自己脑洞足够大,那就永远没有灵感枯竭的时候。

这也是为何《书阁》如今依然每个月还能退出高质量月刊的原因。

又浏览了一遍稿件。

总编梅尔文摇摇头道:“虽然的质量都过关,但首座的位置,伱们觉得用哪一篇?”

首座!

几名主编闻言,都有些为难。

在《书阁》的月刊中,每一个月都会挑选出一篇最优秀的短篇,将它放在杂志最显眼的第一篇位置,并且梅尔文还会给它做出精心点评。

这篇,就被称为当月的“首座”。

基本上每一次能坐上首座的,都是当月精品中的精品。

如果它是知名作家的作品,那就是稳固神格。

但如果它是不知名作家的作品,那基本上就能一文封神。

譬如:历史上至少已经有十多位文坛的新秀,通过登上“首座”的位置而在文坛声名鹊起。

从这便能看出,首座的含金量。

只是,此刻的梅尔文问出话后。

大家都犹豫不决,因为他们知道这次的十篇,刊登在月刊上还算合格。但要成为首座就有点勉强了。

毕竟首座代表了当月短篇的最高水准,若是强行让某篇坐上去,很容易引起其他作家以及读者们的非议。

见到众人的表情,梅尔文揉了揉眉心:“总得选出一篇来,是不是?这样……中午之前,你们投票选出票数最高的作为首座。”

投票……算是下下之策,但没办法。

“是。”

“好的。”

几名主编点头答应。

在众人离去后。

梅尔文悠悠叹了口气,别看外界眼中《书阁》他的总编职位风光无限,可他却感受到了深深的压力。

来自互联网浪潮的压力。

来自《墨海》和《文学风华》两大竞争对手的压力。

来自读者们的压力。

所以每个月的月刊,他都做的战战兢兢,生怕失了水准。

就好比这个月,梅尔文是不太满意的,因为没有哪一篇能胜任首座的位置。

这样的月刊刊登出去后,大概率会引起外界的一些质疑。

但没办法。

他也想更好的,奈何没有啊。

即便是当今文坛最顶级的短篇家,也不是每个月都有作品创作出来的。

“也罢,这个月就这样吧。等下个月的时候,一定要重金约稿到一名分量足够的短篇家,来稳固杂志的地位。”

梅尔文心中思索着。

同时他拨通了一个电话,准备探一探两个竞争对手的情况。

可电话不打还好,这一打听,他脸色就变得难看起来。

因为他得到了消息:

这个月的墨海,约到了家诺兰的稿子。

而文学风华,则成功得到了安德鲁的最新短篇。

诺兰和安德鲁,这两人虽然不是当今世界上最顶级的短篇家,可依然声名显赫。在过去几个月,书阁曾经向两人发出了不下于五次的约稿请求,但全都失败了。

梅尔文之前还以为这几人是没有灵感。

但今天才知道,这两人居然早早就被竞争对手收买了。

很好!

Ins拉黑了!

梅尔文沉着脸。

五月的《书阁》月刊,本来就没有能挑大梁的稿子。可竞争对手拿出的作品却如此显赫,等五月的杂志刊发出来,书阁的遭遇怕是不妙。

怎么办?

现在再向名家约稿已经来不及,看来只能忍气吞声,等六月份再来挽尊。

只是……接下来的这一个月,自己怕是很难熬了。

摇摇头。

经过这么一折腾,梅尔文感觉自己没有了半点睡意。虽然脑袋依然隐隐作痛,可他还是强忍着疲惫的精神,打开了邮箱。

作为总编,他很少亲自审稿。

一般能让他处理的稿子,基本上都是主编也无法决策的,才让他来做出评判。

但今天他准备来审阅几篇稿子,排遣自己心中的闷气。

第一篇:垃圾。

第二篇:垃圾。

第三篇:垃圾中的战斗机。

这些人真的不正视一下自己的文学水平吗?如此没水准的稿子,别说是投稿书阁了,恐怕免费放出来都辣眼睛。

看了这些稿子,梅尔文感觉自己心中更闷了。

得!

真的是自己找罪受。

梅尔文扫了一眼邮箱中的投稿,正要关闭邮箱。

忽然目光微微一凝。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西楼?”

实在是过去的几个月,西楼这个华夏人在国际上有着很大的热度。

首先,十篇童话几乎颠覆了童话界,让文坛都震了几下。

接着,便是王默在国际音乐殿堂之夜上提了几次西楼,让西楼的名字再次进入了世人之眼。

正因为如此,所以梅尔文才在一长串的邮件中,一眼便看中了西楼的名字。

“不过这个西楼,应该不是童话大王西楼。”

梅尔文哑然失笑,摇了摇头。

西楼是写童话的,怎么可能来投稿短篇?

完全是两个赛道。

而且即使对方要写短篇,以西楼的咖位直接联系自己就行了,何必去投稿?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如果王默听到这话,估计有些郁闷,他也想联系梅尔文啊,但是不认识啊,自己这一次虽然结交了一堆的名流,但根本没有文坛方面的关系。

主要都是商界的。

哪怕当初自己得到了童话大王的称呼,可根本就不认识业内的半个人。毕竟当初他可是将整个童话界的人都踩踏了一遍,那些人都恨他恨得牙痒痒的呢,更不可能跟他结交关系。

虽然笃定了这个西楼只是另外一个人。

但梅尔文还是提起了一点好奇心,打开了西楼的邮件。

“一碗清汤荞麦面?”

梅尔文微微皱眉。

显然名字让他没有太理解。

作为一个西方人,他接触的面都是番茄面、意面……等等。

清汤荞麦面是什么鬼?

梅尔文脑海中思索了片刻,发现自己找不到任何相关的记忆,索性不想了,直接点开了作品内容。

开篇十分的切题:

【对于面馆来说,最忙的时候,要算是大年夜了。魔都亭面馆的这一天,也是从早就忙得不亦乐乎。】

故事内容很清新。

或者说,是迥异于梅尔文之前看过的风格。

因为之前的短篇,基本上开篇便透露出浓浓的讽刺和金钱氛围,像眼前这种前面写了几段文字依然还是平淡如水生活气息的短篇,梅尔文几乎很少看到。

所以他有些好奇。

这是写散文吗?

这名叫“西楼”的人发来的文章并不是短篇,而是散文?

【“啊,……阳春面……一碗……可以吗?”女人怯生生地问。那两个小男孩躲在妈妈的身后,也怯生生地望着老板娘。

“行啊,请,请这边坐,”老板娘说着,领他们母子三人坐到靠近暖气的二号桌,一边向柜台里面喊着,“阳春面一碗!”

听到喊声的老板,抬头瞥了他们三人一眼,应声答道:“好咧!阳春面一碗——”】

又看了几段。

梅尔文眼中的奇怪神色更浓了。

文字读起来十分的舒服,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字功底很精湛。

但是,他都已经看了好几百字了,却依然没有看到多少有特色的内容。

平淡。

温馨。

就好像是有一个人轻轻坐在自己的面前,絮语着一个生活中朴实无华的故事。

不过很快他就看出了一点东西了。

因为母子三人却只要了一碗阳春面,这明显就不够吃。但面馆的老板却多加了半堆进去,不经意的举动透露出了一股人间的真情。

“这……”

梅尔文心中微微一动,接着眼里有了认真。

不是吧?

莫非这个短篇故事写的是关于温情方面的内容?

摇了摇头,又觉得不太可能。

短篇要出色,一般都是在结尾来一个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的反转,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而温馨平淡的主题,显然不符合短篇的核心。

“也许,它后面的故事会有什么反转吧?”

梅尔文暗暗嘀咕,继续往下看。

但这一看,他瞳孔却渐渐变大,淡定的眼神深处升起了惊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