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变法解试(1 / 2)

作品:《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什么,科举舞弊!”

两浙转运使中,范正不由拔高声音道。

包康俯首道:“启禀大人,新进进士张汝舟在西域诗会上对大人出言不逊,被夫人当场拆穿其妄增举数入官。”

妄增举数入官和后世的十岁参加工作可谓是异曲同工,若是没人爆出自然不了了之,一旦爆出顿时引起群情激奋。

“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

范正不由长叹,顿时感觉命运的齿轮是何等的神奇,

前世的李清照被张汝舟骗婚,宁愿冒着入狱两年的惩罚也要举报张汝舟科举舞弊,而这一世,李清照的人生轨迹已经改变,自然没有入狱的风险。

谁也没有想到张汝舟竟然主动找死,竟然在西湖诗会上沽名钓誉,想要攻击他来博取虚名,再一次被李清照发现了科举舞弊的破绽。

一个资历颇老的师爷解释道:“我朝原本科举考试也会罢黜士子,直到仁宗朝的时候,一位名叫张元的士子出现,他原本一腔热血,想要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名,再不济也想考中进士光耀门楣,然而张元却屡次落第,却又心高气傲,在大宋不得志,一气之下投靠了西夏,一跃成为西夏的宰相,西夏能够迅速崛起,张元功不可没。”

包康点了点头道:“文人投敌的危害太大,为此朝廷专门开了一道口子,那就是让那些屡次落第次数士子达到一次的次数,可以直接进京参加科举!以免朝廷遗失贤才,也能让那些自认为怀才不遇的士子死心。”

“这也就给一些士子钻空子的机会,只需要虚报自己的落榜的次数,就能越过府试,直接进京赶考!”范正心中一动,瞬间想到了此事的原由。

“然也!”包康点了点头道,“这些落榜的士子要么虚报年龄,增加科举次数,毕竟科举三年一次,时间久远的话,远离开封一带,朝廷根本难以盘查。”

范正眉头一皱道:“就算朝廷查不出来,难道当地知府难道还不知道么?”

包康苦笑道:“当地自然知道,想要虚报落榜次数,自然需要当地配合,然而虚报落榜次数并不占用当地府试的名额,舞弊之人自然也会送上重礼,还有一点是这些落榜之人,本身学问就不及,哪怕越过府试直接产于科举,中进士的机会也是微乎其微,可是谁曾想到…………。”

“谁也没有想到张汝舟竟然奇迹般上了进士榜的榜尾,而且本官变法科举制度,将原本三年一次科举提前到一年一次,顿时让张汝舟的破绽放大。”范正叹息道。

包康不由感叹,他原本也是自认为怀才不遇之人,曾几何时他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是因为像邪医范正这样的幸进小人占据了官职,却没有想到正是向张汝舟和杭州科举的腐败,才让他怀才不遇。

“不知东家准备如何处置此事?”包康忽然问道。

范正冷笑道:“既然此事已经爆出,那自然要秉公处置!查清张汝舟的科举次数,上报朝廷,夺其进士之位,交给有司处置。”

“大人英明!”一众师爷同仇敌忾道。

“同时在两浙路,彻底清查妄增举数之事,所有参与的举人和官员严惩不贷!”范正大手一挥道。

包康见状大惊道:“大人三思,如此一来,大人必定会得罪整个两浙士子和官场!”

范正冷笑道:“当你发现一个蟑螂的时候,暗中早就有一窝蟑螂,妄增举数入官张汝舟不是第一个,也绝非最后一个,负责科举的官员定然也脱不了干系,唯有恢复两浙官场朗朗乾坤,就能让真正有才之人一展抱负。”

自从他上任两浙转运使之后,两浙之地的官员欺他年幼,一直阳奉阴违,让他根本无法做到令行禁止,如今他终于抓到了科举舞弊案,正好烧一下新官上任的第三把火。

“哎!”

包康不由叹息一声,他虽然也是多次落榜,自认为怀才不遇,但是也不想看到两浙官场如此动荡。

但是他也明白,科举舞弊案在任何时代都是大罪,如今已经爆出张汝舟科举舞弊案,邪医范正若是不严查,恐怕也会被朝廷劫难。

“来人,将张汝舟立即收监提审,所有科举档案全部封存!”范正一声令下。

“是!”

转运使衙门立即闻风而动,立即派出人马。

………………

“什么,科举舞弊!”

“张汝舟被李大家当众揭穿妄增举数入官!”

“邪医范正下令严查,并封存了所有科举档案!”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爆了整个两浙官场。

“张汝舟虽然是妄增举数入官,但是要是强行说是科举舞弊那就太过了,张汝舟的确是虚报了落榜次数,但是其可是在汴京考的进士,这可是实打实的真本事吧!”一个士子皱眉道。

“若非其虚报落榜次数,又岂能有资格去汴京参加科举,更谈不上考上进士吧!”一个年轻的士子愤然道。

他可是老老实实的参加科举,依旧屡次落第,看到张汝舟钻了空子,自然格外愤怒。

整个两浙地区的士子分成两派,有的支持张汝舟毕竟张汝舟没有占用两浙名额,也有主张对张汝舟严惩不贷,此举破坏了官场风气,

“简直是惊天奇闻,除了张汝舟,竟然两浙竟然还有一个八岁就参加科举的神童!”

随即又传来一个震撼的消息传来,顿时让两浙士子气愤不已。

八岁就参加科举,简直是挑战人的底线,普通人八岁恐怕还在蒙学,这人已经开始虚报科举落榜了,虽然此人没有张汝舟幸运,虽然虚报最后依旧没有考上,但是其性质却极为恶劣。

随即越来越多的虚报科举落榜的士子纷纷被纠查出来,谁都知道整个两浙地区的科举彻底糜烂。

“两浙官场黑暗如斯!还请范大人还一个朗朗乾坤!”一众两浙士子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