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诸天之大企业家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06章 大赵兴,王氏王(2 / 2)

作品:《诸天之大企业家

当新的枪声响起,鳌拜火急火燎从下巴揪断一撮胡须,“快,传令下去,所有人按军令集结,出发。”

“违令者让督战队出手!!”

坑爹啊,与其让王守良这样一个个点名射杀,还不如让督战队出手呢,至少督战队一刀下去可能只是砍伤。

他的精锐经不起大力度霍霍了,还是让小皇帝和大玉儿迎接吧。

这一刻,鳌拜忍不住看向后方即将登上马车的瓜尔佳·青格儿,要不,还是让青格儿留下吧?继续施展美人计?!

赵王宫也需要暖被窝的佳人!

………………

鳌拜一派人马撤离京师,注定是缓慢,杂乱的。

毕竟除了两万多满洲步骑精锐之外,还有家眷,上有老下有小,加上妾室等等,即便抛开了众多服侍伺候他们的汉人、蒙古人奴才、丫鬟婢女等等。

这一个大团队总人数也超过了十万人。

整整一个清明节当天,在王守良操控齐柏林飞艇横空镇压之下,这个大团队车辚辚、马萧萧,只是离开京师行走了20里就扎营了。

更有骑兵团杀回京师,继续购买大量的粮食。

他们是得到王守良允许,可以沿途在通州、三河、蓟州、永平等沿线州县购买物资。

但也只是购买了,不能强买强卖,更别说劫掠了。

至于你答不答应?

天上飞的齐柏林飞艇就是最大的威慑!

未来几天在鳌拜的行军中,只要王守良继续开着齐柏林飞艇镇压,随便丢几次扫射和炸弹,足以搞崩溃这一支大军。

话说各种快枪快炮的横扫碾压,以及飞天巨兽的横空碾压局,若不是王守良给了对方出路,可以出关,回老家。

这留在京师附近的满八旗早就该从上到下集体崩溃,化为流寇一样四散逃亡了,但这种四散逃亡是王守良绝对不想看到的。

那会大烈度再次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祸害民间。

夜幕下,鳌拜的连绵大营也亮起来很多灯火时,齐柏林飞艇才飞回二环外机场,在探照灯光照下徐徐降落。

一批光头蓝衣队里暂代千户、百户官职的身影也快速围了过来,都是参见赵王、参见殿下之类欢呼。

他们在见证了多种神迹后,再次见证王守良飞天御空,还能轻松从高空射杀满八旗精锐,这一支建筑兵团,现阶段从上到下,对王守良的忠诚真是拉满了!!

当王守良简单寒暄,问过他离去后小兵团的概况,刚要回去修炼,就见一个代千户拱手行礼道,“殿下,京师内有一些粮商、肉铺商人,运输了大批的米面和猪羊鸡鸭肉,想来进献给殿下。”

王守良哑然失笑,“行,东西收下,他们的名字呢?”

这是有些人见到风声不对,提前来烧香了?也正常,不管是第一次孤身一个人,携带短枪从京城内杀出去,还是随后一周多的反镇压,再到一次次打碎鳌拜的镶黄旗精锐。

若说那些事件发生时还距离京师稍远。

可之前屠杀爱新觉罗·罗科铎统帅的一万五千蒙满汉八旗精锐,那就是发生在京城外城外。

普通百姓当天不能靠近,不能随意出入城市,战后打扫战场,那可是另一回事了,打扫战场的半天,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哪怕你是某个满八旗高层的白手套,负责经商搞粮店的。

借着满八旗高层的皮,上城墙观望不难吧?

这就能让机灵人看懂一些风声了。

屠杀罗科铎那一万五千铁骑战后,别说蒙古八旗了,就是京师内城的满城里,也几乎是每四五家就有一家披麻戴孝。

死伤那么多,还是满清这个军事帝国初期最能打的骨干派,这消息瞒不住。

再到今天的齐柏林飞艇御天而下……不谈对封建时代里愚昧百姓的冲击力,有多少人对着飞艇膜拜烧香。

点名射杀造孽的满八旗壮丁,八旗却无能为力只能等死。

这冲击力也不会小。

那能提前看清形势的人,也不会少,烧香拜门的粮食和猪羊肉他收下了,人见不见?这得先看清单了。

有印象的再说,没印象就先不见了。

等代千户拿出一个名单,王守良大眼一扫,再次失笑,整个名单上为首的,竟然是一个朱姓商人,而且备注了是现兵部尚书、督燕、鲁、豫三地的朱云门远房门生。

不过下一个名字,王守良就恶心坏了,那也是有备注的,竟然是范承谟的人,这不是范文程那个绿帽王的儿子么。

艹,突然想起来这个范家也算是多子多孙了。

范文程去年也病死了……

王守良果断从名单上划掉了这个名字。

朱云门朱尚书那种年少时被鞑子破家破乡被俘被掳走,才十二岁就遭逢大难,之后的一路求生,还能展现能吏干臣之姿,错不在朱云门,是时代悲哀。

姓范的一家出来恶心人,性质就不一样了。

然后,王守良还在名单里看到了北城钱兴隆肉铺钱老本的名字,这不是陈近南给他的名单里,天地会青木堂埋在京师内的成员么?

扫完整个名单,他才吩咐下去,在大型压路机前,以及大灯照耀下,接见这一批里的部分烧香拜门客。

已经比较顺利的赶走了鳌拜,再赶走小皇帝和大玉儿,他这个赵王也快要进京师,兴大赵了。

是要提前寻摸安排一批管理人才了。

有才华的人来投,他也不会拒绝。

……………………

同样的夜幕下,紫禁城内,小皇帝一脸忧愁的看向多隆和曹寅,“多隆、子清,罗科铎一战丧师万余人,鳌拜又带走两万多我满洲精锐。”

“王氏逆贼气焰滔天,你们有什么可教朕的?”

多隆和曹寅即紧张又面面相觑,随后在小皇帝眼神逼迫下,多隆还是快速行礼,露出一个讨好而滑稽的笑容,“陛下,不如还是多请示太皇太后,以及太后?”

太皇太后能搞得定多尔衮,虽然她现在五十多岁了。

太后不一样啊,现在的太后并不是康熙生母,是嫡母,今年也才芳龄26岁,已经为顺治守寡六年了。

姿容颜色不逊色于年轻时的大玉儿啊。

王贼势大,再请一个摄政王父?估计就能保住带清江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