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仙侠版水浒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八十一章 值了(2 / 2)

作品:《仙侠版水浒

对此,江鸿飞心知肚明,也可以说,这就是江鸿飞为了避免这些达官贵胄、豪绅大户、公卿士大夫狗急跳墙而给他们的一条活路。

——七天后,江鸿飞直接下令,所有无主的达官贵胄、豪绅大户、公卿士大夫之家一律不问缘由直接抄没,并雇佣大名府的人当民夫去这些人家挖地三尺,寻找他们埋藏下的宝物、财物。

打下了赵宋王朝的四京之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这还用说?

当然是清点库房了。

实际上,在将大名府城丢给王伦了之后,江鸿飞就亲自带人去清点库房,看看此役的第一批收获能有多少?

要知道,江鸿飞这次之所以来打北京大名府,主要是因为水泊梁山缺粮了,灵钱也不太足了,甚至就连江鸿飞的修炼资源都快见底了。

再加上其它一些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的原因,江鸿飞才把心一横,来攻打北京大名府的。

而且,江鸿飞十分清楚,自己干了这一票之后,赵宋朝廷肯定不能再像前几年那样将自己放在田虎、王庆后面收拾了。

也就是说,水泊梁山的好日子,快过到头了。

如此一来,江鸿飞当然得先看看,这次的收获值不值得自己承受这么大的后果。

还有,江鸿飞得看看,这次的收获够不够支撑水泊梁山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及打仗所带来的巨大消耗?

江鸿飞第一个查看的就是府库,结果里面的灵石和灵钱加到一起才几十万缗。

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荒天下之大谬?堂堂大名府,最富裕的赵宋王朝的北京城,赵宋王朝第二富裕的城市,竟然只有这么一点点灵钱?!一个稍微有点钱的大户之家都肯定不只这一点点。

江鸿飞直接就将王太守叫来,问这是怎么回事?

王太守苦笑,然后含蓄又十分清楚地说明,梁山好汉来得不是时候,大名府今年本来有五百多万缗历年的结余、半年的盐茶及其他杂税收入,可就在梁山军攻打大名府之前,梁中书正好从库房中提了五百万缗灵石说要去孝敬赵佶修建艮岳万岁山。

涉及到皇帝,谁敢问细节?

所以这五百缗灵石就消失了,除了梁中书以外,没有人知道这五百万缗灵石到底哪去了,献没献给赵佶?

这事好办。

江鸿飞派石秀去审问梁中书。

结果,石秀一个没轻没重,就将梁中书给审问死了,这五百万缗灵石的去向,彻底成了一个谜。

不过梁山好汉的注意力很快便从这五百万缗灵石上移开了。

大名府作为河北第一军事、经济重镇,河北的一切粮草辎重、武器物资都要从大名府调拨。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名府仅粮仓就有四百五十万石。

按照赵宋朝廷的命令,这四百五十万石粮仓应该时刻保持着满仓的状态。

可这几年,连年灾荒,江鸿飞不用去看,也能猜到,这四百五十万石粮仓,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好在,今年河北的二百万石秋粮刚刚到大名府这个集散地,还没有分散出去。

——江鸿飞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打大名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这二百万石秋粮。

所以,在梁山军控制住大名府的第一时间,江鸿飞就派唐斌率领马三军去将这两百万石秋粮连同运粮的纲船一块送回了水泊梁山。

接着,江鸿飞亲自去一一查看了大名府的所有粮仓,共有储备粮一百八十万石。

那小三百万石的缺口,也不知道是被梁中书他们那些贪官污吏给倒卖了,还是这两年赈灾给用了。

作为一个强盗,江鸿飞肯定不会关心这种事,他也没有时间调查清楚这种事,更没必要去调查这种事。

——反正,江鸿飞会将大名府的所有达官贵胄、豪绅大户、公卿士大夫的钱粮全都带走,肉肯定是烂在锅里没跑。

为了争取活命的机会,王太守主动交代:“我大名府有马监三处,除了好汉们占得牛角冈外,我大名府牧龙坊还分第一监、第二监。第一监放灵马四千到四千五百匹。第二监放灵马三千到三千五百匹……我大宋十八坊马监近九万匹官马,我大名府占了一成有余……”

听王太守说大名府这里还有八千多匹灵马,江鸿飞立即派林冲和史进分别率领本部人马去取这八千匹灵马。

王太守又交代:“我大名府的甲仗库承担着整个河北路禁军、厢军、乡军的补给,此时储备各类盔甲五万套左右,刀枪剑戟各类兵器共有二十余万件,弓弩四万多张……”

江鸿飞打断王太守道:“说具体点。”

王太守听言,立即如数家珍道:

“不算已然装备到军队的,库房中尚有铁甲一万一千二百三十三套,其中一等甲一千五百五十套,二等甲三千七百七十六套,三等甲五千九百零七套;皮甲一万九千三百五十七套,其中一等犀牛甲两千七百二十二套,二等兕牛皮甲六千三百五十一套,三等合甲一万零二百八十四套;纸甲大概两万套,其中一等纸甲八千多套,剩下的是二、三等纸甲。”

“一等兵器三千余件,二等兵器五万余件,三等兵器十五万多件。”

“普通弓弩三万六千张,神臂弓一万三千张,另外我大名府还有床弩一百八十七张,各类箭矢两百七十万捆。”

“铁条七十七万三千五百斤、牛角十万零三千多根、牛皮十三万五千多张、牛筋五万三千多斤、羊皮十七万六千多张、箭笴三百五十五万根、翎毛五百六十二万堵……”

听了王太守的介绍,所有梁山好汉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就连江鸿飞、孙静、朱武等平时比较稳重的人都不例外。

此时,江鸿飞等梁山好汉的心中全都浮现出来两个字:“值了!!!”

不提将来替天行道抄大名府的那些达官贵胄、豪绅大户、公卿士大夫家的所得,仅得到这些粮食、兵甲、战备资源,梁山好汉就不虚此行!

舒缓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江鸿飞问王太守:“你不是刚上任吗?为何对大名府的库存如此了解?”

王太守没敢说:“因为你们来打,我才连夜盘点得库房,重点盘得便是粮食、兵甲、战略物资,为得就是准备长期抗战。”

王太守只能避重就轻道:“小人上任时,刚做过交接,前几日又奉梁中书之命盘了一次各库。”

江鸿飞点点头,又道:“我听闻,大名蚕桑之盛响彻大宋,连契丹人都称呼大名府作‘绫绢州’,府库所藏生丝、绸缎应该不少罢?”

王太守一听,就知道江鸿飞这次是有备而来,肯定糊弄不了,他哪还敢藏私,赶紧将大名府的所有库存一股脑的交代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