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势(超级多合一)(1 / 3)

作品:《给修仙界来点整活震撼

“借刀杀人,皇后娘娘打的真是一手好算盘。”

半倚着大门,周离看着张管事的背影,笑着说道:“这位张管事,您想杀张所浩,可以,我把他回京城任你宰割。但是在这里,他的命,你还真拿不走。”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长叹一声,张管事笑着摇了摇头,他转过身站在月光下,看着笼罩在阴影之中的周离,缓缓开口道:

“六年前,我见过你。伱当时就站在城墙上,亲手扔了韩天赐儿子的头。我和太子就站在那百年松树下,他说你是狂才,我说你是怪才。”

双手合十,向着周离鞠了一躬,张管事瞥了一眼那无法相信真相,目瞪口呆,宛如死人一般的张所浩,随后平静地说道:

“现在看来,我和太子都错了。您是真正的英才,世出无二,大明之幸。”

“那还真是老熟人了。”

周离抱着胳膊,轻笑一声,随后开口问道:“既然张管事认出了我,那不知我可否有幸认识一下您呢?”

“好说。”

轻轻扯下身上的长袍,弯下腰,叠放在一旁的花坛上。随后,身穿黑袍,袖纹金印的中年男人对周离行了一礼,淡然道:

“在下黑衣行僧,姚桓。官从太子少保,夜不收之首。”

一品。

不。

看着面前那像是僧人,又像是怪人的黑衣姚桓,周离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太子少保,一品官职,但是没有实权。这个职位和太傅一样,都是太子未来的中坚力量,但不是这一朝。

但是,夜不收之首,就不一样了。

所谓夜不收,乃是大明边境城市里最中坚的情报机构。诸如北梁这种偏远外城,锦衣卫很大程度上是被夜不收压制的。毕竟夜不收虽然同锦衣卫一样,不设品级,但夜不收却是边关士兵所建,有一定的兵权。

在京城附近,兵权毫无意义,因为皇帝可以用国运来直接掌控任何兵权。但在边关,夜不收就代表着绝对的情报,还有潜伏暗中的力量。因此,夜不收之首这个职位,是一个拥有着高度实权和兵权的职位。

看来,这位太子爷的地位稳固的令人发指啊。

“参见太子少保。”

周离冲着姚桓还了一礼,但没有下跪。上过太学的人,除非见到皇帝或是自愿下跪,否则,可以不跪任何人。

辍学也算。

“周公子无需多礼。”

躬身行礼,姚桓轻笑道:“既然你已经认识了我,那不知周公子可否将此人交给我,让我完成皇后令?”

“我设阴阳局,离间张、死一人一妖,暗中执掌御林军,再逼迫张所浩折返哥谭被擒。最后借助御林军之力击杀死人刀的同时,借死人刀的手削弱甚至覆灭御林军。姚大人,您不能让我白白浪费心血啊。”

周离笑着说出了这都段话,他的笑很平淡,一点也不咄咄逼人,但却让人无法忽视。

“您不想让北梁背上杀害皇后之弟,谋杀御林军的罪名,我理解。”

点了点头,姚桓自然是知道周离的用意,他没有以一品上官的身份压迫周离,而是轻言细语道:“请周公子放心,张所浩今日死在此处,没有人会怪罪你。”

“呵。”

周离摇着头笑了笑,他瞥了一眼早已被巨大打击弄的精神错乱,傻笑不已的张所浩,开口道:

“当年算盘案死了宰相的儿子,张皇后是亲眼见到的。老学究那三箭,你们夜不收怎么可能不知道?李宽只用了六年的时间,将原本破落的北梁治理到如今的模样,我不信朝中无人知晓。”

看着面前依旧带着那温和笑意的姚桓,周离搓搓手,毫无风度,说话时也笑容满满,一点也不郑重。

“而作为皇后之弟,三省巡抚,曾经的北环布政司指挥使,张所浩竟然对此一无所知。他不知道我做了什么,不知道老学究的身份,更是将李宽当做是仕途不顺的攀附鬼。我跟他说过话,聪不聪明我不知道,但是,他不是个死人,这我知道。”

走到张所浩面前,带着嘲弄与怜悯,周离背对着姚桓,踩着月光,笑着说道:

“姚大人好算计,皇后也不差。你们什么也没做,只是将一些关于北梁的消息压了下去,将我的事情封存起来,就将一个深入骨髓的毒疮扒了下来。流出来的脓血也不会污染京城,而是在这破落的边陲小城随意传播。”

“是,皇后、皇帝、朝堂肯定不会怪罪我,因为将张所浩的死算在我一个人的头上,很多人会不喜欢的。所以,我肯定相安无事,但北梁就不一定了。”

姚桓听着周离的话语,眼中闪过奇异的光芒。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轻而易举地看穿了自己的计谋,甚至从他的话语和表现来看,周离好像早就看穿了自己。

“皇后是不会怪罪的。”

姚桓最终还是开口了,他看着周离,郑重道:“皇帝也不会。”

“那你们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

周离迎向姚桓的目光,挑了挑眉,笑着说道:“所以,我不信。”

“当年太宗皇帝五征北漠,马踏北海,三十万天子军驱逐蒙元余孽千,使边境安定。朝中太子监国三十年,政通人和,百姓安康,大明看起来一切安好,欣欣向荣。”

看着面前的少年郎,姚桓又欣喜又苦涩地笑了笑,随后缓缓说道: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永乐二十二年,太宗驾崩,汉王欲争皇位,瓦剌大汉马尔哈得知此事后蠢蠢欲动。太子三十年监国呕心沥血,劳苦成疾,身体虚弱不堪,一度不愿登基。唯恐短时间内驾崩,大葬劳民伤财,使人间疾苦。”

“此时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外有强敌瓦剌伺机待发,内有汉赵二王虎视眈眈。为了国家安定,太子强行登基,年号洪熙,但身体之羸弱让他难以维持朝中。而张所浩,正是在此刻发迹。”

瞥了一眼已经呆傻的张所浩,姚桓不屑冷哼一声,继续道:

“一开始,他凭借张皇后之弟的身份联通汉王,为他传递宫中消息。后来又广结朝中重臣,金银财宝说送就送。洪熙皇帝治了七年病,就靠这七年的时间,张所浩甚至连宰相都连通起来,慢慢的···”

姚桓拍拍手,平静道:

“朝中已经有了他织的一张巨网,张所浩,也成了大明王朝最大的毒疮。如果不是骄奢淫逸的生活磨灭了他的性子,让他变得嚣张跋扈。恐怕,他不会这么容易上当。”

“现在,有这种机会能斩杀他于京城外,王道不允许我后退,天下也不允许。”

姚桓眼中倒映着周离的身影,此时,他已不再是那个有些卑微的张管事。一品上官的天威凌厉如剑,锋锐无可退。

他即是好言相劝,也是在告诉周离,这件事,不是询问,是告知。

顿时,这院落之中的气氛凝重了起来。老学究依旧靠着躺椅,悠然自得地喝着黄酒,眼中却流露着淡淡的神光。而周离则站在月色下,神色温和,不见半分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