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打压黄牛,投资歌尔!(2 / 3)

作品:《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倒是x    buds蓝牙耳机没那么多问题,大可以直接丢到海外市场卖。

不过尴尬的是,当下需求太恐怖,国内都不够卖,更别说国外了。

“思凝,x    buds彻底爆了,我估计销量比xphone    1还恐怖。”

王逸笑说:“而且海外也能卖,所以得多收购几个耳机工厂,迅速量产!”

“好,没问题!”宋思凝也嗅到了商机:“x    buds没有专利限制,若是全球开售的话,说不定营收都是一个恐怖数字!”

“是啊!”王逸点点头,这真有可能。

别看x    buds的售价只有999,只是xphone    1的三四分之一。

可是x    buds全球开售,全面供货的话,销量搞不好也比只能在国内销售的xphone    1多。

而且国外的x    buds售价,可不是999元了,而是229美元,1500多人民币!

问就说海外运费贵,税收高……

总之要比国内贵一半。

销售渠道也好说,所有美柚、甄柚海外旗舰店,专卖店都可以销售。

还有美柚国际商城。

现在美柚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建立了保税仓,旗舰店,专卖店。

x    buds也可以和美柚的其他产品一样,直接送到了全球各国的美柚保税仓。

海外用户在美柚国际商城下单,直接从当地保税仓就近发货,速度很快。

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产能!

“多收几个工厂,尽快生产!”王逸打定主意。

这么赚钱的生意,不趁机做,都说不过去。

“好!”宋思凝应了下来:“我回去就处理这事。”

王逸却是突然想起了两大巨头,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

前世的airpods,最初是英业达代工,后来就成了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代工的。

也正是借着成为果链供应商,代工airpods,两大巨头业绩突飞猛进,被资本看好,市值飙升。

尤其是立讯精密,在收购了伟创力手机代工厂后,实现了airpods和iphone的双代工,巅峰时期市值达到了四千亿,后来腰斩还有两千亿。

歌尔巅峰市值也高达两千亿,后来跌到了六百亿。

两者当下市值多少,王逸也不清楚,但都处于低位。

若是现在入股,绝对是个好机会。

如此一来,不但x    buds的产能问题得以解决,迅速实现全球供货。

还能趁机抄底两大巨头!

更主要的,x    buds这么领先的产品,怕是很快友商就想抄袭。

但他们自己做不了,只能找专业的耳机odm厂家。

而最专业最有实力的,就是歌尔和立讯!

两大巨头研发、生产、代工耳机起家,在这方面颇有实力。

前世很多品牌的蓝牙耳机,都是歌尔代工,甚至贴牌!

如果王逸不入股两大巨头,怕是很快,两大巨头就能做出同类产品,然而给其他品牌代工。

可王逸入股了两大巨头,成了大股东之一。

两大巨头靠着代工x    buds赚的盘满钵满,就不会再去山寨x    buds,更不敢再给其他品牌代工类似的产品!

大股东+大客户的身份,是他们崛起的契机,也是枷锁。

一旦得罪,失去x    buds大单不说,王逸再减持他们的股票,让他们股价暴跌,市值腰斩,得不偿失。

念此,王逸看向宋思凝:

“思凝,如果要供应全球,小的工厂意义不大了,产能太小。直接找蓝牙耳机领域的顶级代工巨头,比如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

宋思凝点点头:“有道理,他们的产能很恐怖,相当于耳机界的富士康。苹果的有线耳机、数据线,都是立讯代工的。歌尔也代工了苹果的声学组件、有线耳机等。”

“只是我们的x    buds,会有那么恐怖的销量吗?需要这种顶级巨头代工?”

之前王逸让宋思凝收购蓝牙耳机工厂时,宋思凝就了解过立讯和歌尔。

但当下两大代工厂都是耳机界巨头,家大业大,宋思凝压根没考虑。

毕竟星逸耳机刚起步,谁能想到会卖得那么火?

就连现在,宋思凝都觉得这种热销预定,只是暂时的,过两天就透支了所有潜力。

王逸却是信心十足:“当然会,蓝牙耳机的市场非常大,全球一年百亿到几百亿,都不成问题。几年后发展到千亿,也没压力。”

前世的airpods多么辉煌,宋思凝不知道,王逸可是清楚。

第一代airpods    2016年9月份发布,12月份才开始预订,一个月卖了240万台!

2017年,    airpods卖出了1400万台!

2018年卖出了3500万台!

2019年更是达到了6000万台!

如今王逸提前五年发布,比起2016年还要炸裂。

毕竟2016年优质的蓝牙耳机很多,airpods虽然不错,但也不是独树一帜,甚至还有很多人吐槽,贬低。

可在2011年,整个蓝牙耳机市场都很落后,都很传统,一个能打的对手都没有。

x    buds一出就是划时代般的存在,就直接奠定了无敌的地位。

999的价格,又没有竞争对手,彻底卖爆也不成问题。

这个月能卖多少,全看能产多少。

而接下来一年的销量,千万级,完全有可能。

一台国内999,国外1500,一千万台那就是100到150亿的营收!

至于利润,60%以上。

大可以入股歌尔和立讯,然后各自安排五百万大单!

完全可行。

至于王逸收购的两个配件工厂,就生产其他配件好了。

毕竟xphone    1卖爆了,里面配套的有线耳机,充电线,充电器,也都得大幅度增产。

还有卖爆的钢化膜等配件,也得增产。

至于入股歌尔和立讯的资金,那更不是问题。

先不说昨天卖出的百万手机+其他产品,就是50亿营收。

当下全款预定的xphone    1超过百万部,又是四十亿的营收。

预定的x    buds超过150万件,又是15亿+。

账上躺着一百大几十亿的资金,不愁,根本不愁。

王逸看了下立讯精密的市值,才90亿!

歌尔当下的市值,则是180亿。

当下的歌尔竟然比立讯还厉害一些,直到多年后才会被立讯超越,碾压,甚至吊打……

无他,歌尔的股东脑子有坑,核心高层动不动就减持。

连核心高层都不看好歌尔,都这般减持砸盘,股民和机构,又如何看好?

而立讯就不同,创始人本就是从富士康出来的,很是熟悉代工模式。

不但承接了很多富士康的订单,发展得也很稳定。

星逸科技账上躺着一百大几十亿,全资收购立讯精密都没压力。

不过没必要如此。

当个大股东就好了。

“思凝,你先别回济州了,直接去潍市找歌尔股份,谈下入股和代工合作的事。”

“好的,董事长。”

至于立讯那边,王逸打算亲自去谈。

毕竟当下的立讯市值更低,更容易控股。

来到高铁站,宋思凝改签车票,直奔潍市。

正好原本准备投在济州的几大工厂,不但岛城在抢,其他几个市也都眼热。

一旦入股歌尔,送上x    buds蓝牙耳机大单,也相当于既济州、岛城之外,在潍市也有了投资,也算是雨露均沾。

王逸都佩服自己,都成了端水大师……

至于当下的立讯,就是个小代工厂,接富士康溢出的订单,远不如歌尔。

而歌尔本就是声学起家,蓝牙耳机领域可是佼佼者,王逸还曾研究过歌尔的市值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