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变星(1 / 4)

作品:《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那在她凝望的天空之上的,是行者号掠过地球大气边缘所留下的余晖。李明都站在行者号上一动不动,双眼尤且对着窗户外的土星,而连接并破解了行者号电子系统的“眼睛”,始终在万千星球之间计算合适的道路。

待到行者号彻底脱出地球,便远入汪洋星海,抵至阿波罗小行星群在地球轨道部分附近时,更见不知几千几万亿颗繁星照得无边无际的太空处处生辉,犹如明昼。

这时,李明都回过头去,能看到重峦叠嶂的群山外,环在继续向前飞去,千万颗星球随之次第升起。

阿波罗小行星群是有部分位于地球轨道内的小行星群。在地球受难后,它也不能独立,如今也是异彩纷呈。原本一连串半公里左右的陨石之间,既生出远比它们自己庞大的类地行星,也生出更碎的冰质天体组成的星环,已不知哪些是小行星群的可能,哪些是地球的幻象。宇宙航行通常依靠诸行星间引力定律确定航线,如今已不再实用。行者号靠自身动力被迫卷入冰质星环之间,与数千万枚或山大或身大或碎屑大的砾子一起遨游在一颗庞大的苍蓝星球的边缘。行者号绕半圈十数万公里后,才找到机会一举随外围散逸的冰砾飞跃,然后从两个并列的气态行星天间驶去,犹如溜过两个巨人脚底的冒险家。

而脱出这两并列的气态行星后,宇宙六虚方才重见原来面目,黑色的天幕再度覆盖了视野,群星像是洒在幕布上的米粒。至于刚才所见千万烟云如今缩在身后一小块空间里彼此重叠,好似困在瓶里挤在一起的泡沫。

“不知道能不能抵达终点?”

李明都趴在冰冷的桌子上,无忧无虑地想着。

“假如不能的话,地球人会来找我,然后找到我的尸体吗?”

这时候,李明都想起了自己和其他人一起在旷野上寻找磐姐尸体的曾经。他爽朗地笑了起来:

“如果他们要找,那还是希望他们能找到我的尸体吧,对他们来说也许是有用的。”

两个月后,行者号的身旁飘起了蒙蒙细雨。风声一直传到了李明都的耳中。他诧然以为自己正小憩于老宅故居。等睁眼开灯,屏幕亮起周天的视野,方才能见是小行星带穷极复杂的现实吹来了千万吨融化的彗星的水。行者号明明没有靠近任何实质天体,但周围冰砾及其他碎屑物质之多更胜于先前苍蓝星球几十万公里的冰带。

行者号一时之间不像是太空飞船,反倒像是正遨游在河川的表面,随水东流去。

有趣的是他在这里收到了一段问询:

“这里是指挥中心,*杂音*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要去哪里?请立刻回答。”

这可能是来源于社稷太空城。

李明都并不回答这段电波。他知道不论他回不回答,在如今混乱的形势下,人类都不可能将他阻止。

但“眼睛”自发解析了具体来源地址。这段电波来自于一颗被绿意覆盖的星球。从数万公里高度的太空城上下瞰,犹见繁茂的树木交织在一起像是崇山峻岭。但若是仔细观察的话,树木似乎也不是树木,而更接近于蘑菇,一种真菌蕈类,它们像是草一样随风起伏着。

待到行者号更近一点的时候,天上一颗红色的星球也随之离得绿色行星更近。一时之间,草木皆兵,一一站列摇动,起伏的绿色翻出内底里的苍白,雪色与绿色一层盖着一层,层层色彩变化在数万米的高空中也能肉眼分辨。

行者号又收到一声:

“这里是指挥中心,*杂音*你知道外界变得怎么样了吗?”

为什么会从中发出电波,电波又缘何能以人类的解码器解析,李明都并不在乎。

行者号从北纬三十度的天空一路上攀,在绿色星球两极的冰冠处飞进了又一段比土星的星环更密得多的烟云之里。烟云渺茫,驰骋云里的行者号几不能出,被迫走一连串弧线与抛物线的组合,在十余颗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星辰之间来回徜徉。

物质以更均匀的形式存在于这崭新的宇宙里。在原本的宇宙中,宇宙空旷,物质簇集到了极点,行星圈与行星圈各自内部还好,行星圈与行星圈之间不知几百千公里只能找到几片碎石。

而如今,这几片碎石也能蓬发出壮丽的现实。

不过若从物质总量分布的形式考虑,或许如今的情况也非均匀,仍然是变得更加分散集中了。

再走一段距离,李明都就发现大型行星正在清理那些在彼此轨道上的碎屑般的星环,大量的陨石坠入了行星的大气。几颗雪白的行星因此变得鲜红一片。边缘溅射的大气被其他离得近的星星夸张得吸气,犹如鲸吞大海,但只一会儿,又会如潮水般落下,复回大地。

彼此的冲撞干涉了行者号的路径。行者号在密林之间迈步,小心翼翼不能马虎,花费了十余天的时间好不容易在最低损伤的情况下通过这片雷区,重新见到黑暗夜空。

但那时,木星圈已经很近了。

后方的群星重新变为杳然叠嶂的烟云。前方木星那最靠外边的几颗月亮又摇曳地显出自己的身形来了。

稍近些看,天际线上是完整一块的月亮,但仔细看,这月亮像是云朵,边缘是模糊不清的,迁流变化的。等再近些,所有迁流变化的云便一齐分散开来,变成一连串充满各种各样颜色的球体。有的天体带着大气,大气便在阳光下蒸腾出奇妙的彩光。有的天体没有大气,它们本身的岩石岩壳也足以带来一些冷峻的色彩。如今的木星圈同样是被撕裂的现实,与地球相似,并不例外。

在行者号飞跃木星圈边缘大气的时候,天空暗到了极点。李明都朝外太空看去,原是最大的木卫四遮住了远方的太阳。日食降临到了这个妖异的庞然大物上,而遮住太阳的星星便在这木星激流缤纷的海洋上留下了自己的阴影。

那时的李明都抱着自己的机械之心。假如历书所现一切为真,那么一千年后,刚刚出生的0386机器体将从木卫一上升到木星海洋的红斑上,在大气中徜徉,执行着现在的地球人无法想象的任务。

而等到这任务结束的时候,他会在一个相似的日全食的日子里,重新回到机械卫星。

“你怎么在想这些?”

他晃了晃脑袋,在一块野餐布上思索今天的那点罐头的摆放。他正在把进食的需要压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