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零零零一年显生宙(1 / 4)

作品:《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出发第二十八小时,行者号已经接近了地球的上空。在调整轨道的期间,这颗蔚蓝色的星星在李明都的眼前转过了身。群星折射的光线在地球的表面像是闪烁的城市。明的部分如璀璨的宝石,暗的部分像被风扬起的烟沙。

因为其他天体引起的章动,晨昏的分割线在崎岖的旋动。行者号绕曲线向前,全部的盘古大陆和泛大洋在行者号的脚下向后飞逝。

太空处处寂静无声,引擎给飞船带来了人类世界的底噪。指挥中心的人在轮班,一部分人正在完善工作环境,通过探头他们看到了李明都,李明都也看到了他们。

李明都点了点头。

他们也沉重地挥了挥手。

环绕的第四十小时,飞船第二次降轨。

这一次所降的轨道即是核算中无上明星所在的轨道,与地球同步轨道有大约几千米的偏差。

夜空沉静得像是一片漆黑的幕布,月亮是落在幕布上的树叶。在这个距离上,无上明星仍不可见。但地球已格外清晰了。它的大部分是蔚蓝的泛大洋。盘古大陆集中在很小的一块地方。

李明都确信这个地球确实是在古生代的某个时期,距离现代可能有两亿年或更多的年岁。

换而言之,这又是一个远离地球及一切人类历史的时刻。每当这个时刻,他总会想起二十亿年前那位从钢星飞来的宇航员。

他们都知道他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去了。

孤独的第四十二小时,太空依旧阒然。行者号在反推中接近匀速,次发动机陆续关闭。驾驶舱如莲花般开放,李明都摘下身上用来连接机体的器具,欠起身来,对加装在控制台上侧的额外通讯装置说:

“做好准备,给我报个时,应该快了吧。”

青星观测站上的接线员是时晴。几十个小时,她还没法掌握这陌生的未来的机器。在通讯前,她试了下音。通讯里闪过一段马勒的音乐。两边的接收结果保持了一致。接着,她说:

“收到,第一列到第十一列所有准备已完成。东八时间六点整,距离目标两万六千公里整,预计还有一个小时可以进行观测,还有三个小时会发生对接。”

“我知道了。”

行者号的加速度已经压到最低,李明都在狭窄的驾驶室内站得笔直,他抬头仰望着前方光雾茫茫的地平线,屏息静待着。

等待的第四十二小时最后十分钟,行者号重新飞回了盘古大陆的上空。世界苍茫无声,一半的大地沉浸在人类世界的光明中,暂时还看不见的另一半的大地沉浸在人类世界的未知中。

大气朦胧地反射了群星的光泽。现出一种深邃的苍白。行者号笼罩在宇宙的薄明中。无边的穹苍在宇宙、天空与地球的交界处烧起了青铜色的一条弧线。在地上,人们叫它地平线。地球在转动,大地在向李明都的方向前进,灿烂的繁星也就从地平线的尽头不停升起。

行者号继续减速。不几时,青星从西方的天空升起了,地球的边缘变成一片明亮的宝石绿。在这个距离上,观测站是决计看不到的。黑铁般的星星是在青星之后升起的。天空在那时像是破了个小的不透光的洞。再之后,是庞大的雪球。雪球上升的同时,还带着它肉眼可见的十几颗卫星。每颗卫星都飞跃了苍穹。李明都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目睹这些凌在地球上空的被创生的星星。

雪球身后跟着又一颗白色的星星。这颗白色的星星被雪球遮掩了一半的身体。而另一半的身体像是无穷无尽。光如烈焰不停上升,经由大气的散射而变得朱红,天空的一角折射出七彩的明亮,像是少女眩目的嫁衣。

行者号走在大气的边缘,银白金属的表面同样被光照亮。

“那不是行星。”

李明都意识到这点。

那是太阳。

光在大气中继续散射,太阳就显得愈来愈大,直从地平线的尽头飞出,好像是大山里的云雀飞向了阳光灿烂的天空。半个地球的表面笼罩在无处不在的阳光中,已经看不清地上的模样。

接着,一颗几不可见的小黑点,乘着浩大的光流一同上升。

最开始,李明都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黑点。

但很快,它就在接近中变大,像是太阳睁开的一只黑色的眼睛。

眼睛在睁开,而光辉在缩小。

人们的目光都落到了这颗黑色的眼睛的身上。

等到太阳逐渐消失在其他行星的背后,两个伟大的天体互相分离,只在地平线上还有一点最后的交际时,“黑眼睛”脱离了光线,获得了具体的形状。一整个创世的方块就在人们的面前徐徐地展露出它完整的身姿,寂静地从天体的交界线上飞出。

在那被星光照亮的轮廓上,观测站上的人们看到了李明都描述中的那种曼妙重复的纹理。

“这就是无上明星……比想象中的……更普通。”

时晴想起了最初见到李明都时他给自己所讲的不可思议故事。

“历书——它也是一本书吗?”

夏登想起了故事里的它另一个名字。

李明都一言不发,只笔直地站在驾驶舱的前端,正对显示器中向着他飞来的方块。

他拿起外置话筒说:

“做好一切准备,准备登陆。”

频道里闪过了十几道机械声表示一切准备就绪。唯一的人声是作为接线员的时晴,她欲言又止。

坐在指挥室旁边,正在计算轨道的参同发现了这点,不禁问道:

“你是想规劝他吗?”

时晴不说话,他的声音变得急切了:

“也许你能做到的,你是真正认识他的人——也许他也很在乎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