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虚张声势(2 / 4)

作品:《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河南郡下辖洛阳、巩县、河阴、成皋、缑氏、新城、偃师、梁县、新郑、谷城、陆浑、阳城、阳翟、新安等十二县。

由于张遇计划固守待援,除了留下部分将士守卫许昌,基本都被集结在洛阳城中,其余各县守备空虚,夺之不难。

这也是桓熙为何非要给张遇吓上一跳的原因。

张遇龟缩在洛阳,摆明了就是要固守待援,为此,甚至不惜放开道路,引桓熙深入。

既然不能强攻洛阳城,自然得要先分出一军,强迁洛阳周边各县民众。

桓熙又担心自己分兵之后,张遇突然率军从洛阳杀出,只得行此计策。

等迁走了洛阳周边百姓,再来尝试能否诱敌也不迟,即使张遇真的坚守不出,能带回去这么多的人口,又怎能说是没有收获。

在邓遐走后,桓熙身边只剩一万步骑,而洛阳城中却不下三万守军。

按理说,桓熙应该谨慎地防守营寨才是,但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邓遐离开后,桓熙又派遣部将石越带领匈奴弓骑往洛阳城下挑战,顺带分兵监视四面城门,截杀哨骑。

同时,又命步卒砍伐树木,大肆打造攻城器械,营造自己真要强攻洛阳的架势。

这一套组合拳还真把张遇唬住了。

毕竟他曾在洛阳城头亲眼望见过桓熙麾下的数万骑兵,而石越又带着匈奴弓骑在城下叫战,以及晋军打造攻城器械,无不在告诉张遇,桓熙是真的要打洛阳。

这些信息都让张遇对局势产生了误判,认为桓熙身边将士众多,否则他凭什么这样嚣张,真以为这是父亲在教训儿子。

张遇固守洛阳,哪怕有人拼死突围,进城报信,告知有数千晋骑正在横扫洛阳周边各县,强迁民众,张遇也只能干着急,而不敢出城。

在他看来,桓熙虽然分走了数千骑兵,但还有不下两万骑兵驻扎在城外,步卒数量更是未知,自己冒然出兵,只怕出城容易,入城难。

然而,数日之后,张遇还是起了疑心,没道理晋军只是打造攻城器械,却迟迟不发动进攻。

张遇心道:

‘我在等苻健的援军,桓贼又在等什么?’

他将自己的疑惑告知其谋士杨蔼,杨蔼沉思道:

“莫非桓熙是在等待其父北上,与他围攻洛阳?”

张遇恍然大悟,越想越觉得杨蔼所言有理,否则实在没有办法解释。

实际上,桓熙同样心绪不宁,唯恐张遇察觉出来,他连连派遣使者催促邓遐、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