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西和戎狄(2 / 2)

作品:《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毕竟吐谷浑拥有的青海骢,也是鼎鼎大名的良驹。

吐谷浑已经建国二十多年,有了两任吐谷浑王,但只要再送五千匹马,就能受到晋室册封,对于吐谷浑人来说,还是极具吸引力的,这确实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在慕容吐谷浑决心离开以后,慕容廆深感后悔,曾经派人去追,但终不能使慕容吐谷浑回心转意。

最终,慕容吐谷浑由辽东迁徙到了阴山附近,又在西晋永嘉末年,天下大乱之际,由阴山继续迁徙,来到河西,归顺在张轨的麾下,被张轨安置在西平郡。

一次,两家都在放牧羊马,没有被阉割过的公马性子烈,相互起了争斗,慕容廆的马被咬杀,愤而指责慕容吐谷浑:

如今的吐谷浑之主,则是慕容吐谷浑的曾孙吐谷浑碎奚。

只是想要获得和平,是需要有付出的。

桓熙欣然应允。

此后又向西迁徙,占据了青海湖即周边地区。

慕容涉归死后,其弟慕容耐篡夺政权,不久被众人攻杀,慕容廆被拥立为主。

吐谷浑碎奚是在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即位。

就好像此前桓熙与苻氏交兵,双方还要各自找借口,抢占道义。

桓熙全取凉州,指日可待,几乎已经不可能再出现波折。

慕容廆便是慕容皝的父亲,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等人的祖父。

不等桓熙提出条件,吐谷浑使者便主动献上了礼单:良马五千匹,金银五百斤。

慕容吐谷浑也很愤怒:

‘马群相争,这是天性,你为何要冲我发怒,想要彻底分开也很容易,我现在就走,与你分开一万里!’

“桓公若是不弃,张瓘愿效犬马之劳,听凭驱使。”

桓熙翻身下马,将张瓘扶起,他解下自己的披风,为赤膊着上身的张瓘披上,责怪道:

但谢艾曾经因为张重华的猜忌,被派往酒泉郡当了三年时间的太守,深得当地人心。

桓熙也不想把这个宽厚人逼得太过,他收下了五千匹良马,五百斤金银,答应与吐谷浑和睦相处,双方签订盟约。

“幸甚!幸甚!”

又在邓遐领兵完全控制住西都县城后,终于进入城池。

翌日,桓熙又派部将前往接管临羌、长宁、安夷等西平郡其余三县,自此,凉州东部三郡尽为桓熙所有。

如今只是要将自己带离凉州,往后也能在别处为官,张瓘又如何不为之欣喜。

至于吐谷浑碎奚是否会为了东晋的册封,而多献五千匹马,桓熙也不是太在意。

说着,桓熙笑道:

“我早就盼着能与太守相见,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可以说,当初张重华送上的三万匹马,二十万石粮食,也是给他亲族的买命钱。

而在桓熙逼降张瓘的同时,谢艾的西征也同样进展顺利,先是西郡太守献城而降,而张掖太守索孚、酒泉太守马岌在得知张祚败亡后,也主动遣使归附。

“若能为我再备良马五千匹,我愿表奏天子,为碎奚请封王爵。”

但张瓘没有别的选项,真要对抗桓熙,以他的实力,只能是满门俱灭的结果。

当然,桓熙此番南下,可不仅是要逼降张瓘,还得与吐谷浑炫耀武力,让他们畏服自己,不敢侵犯陇右、河西。

在缔结盟约,约定互不侵犯之后,一份盟书由桓熙的记室参军保管,使者带着另一份盟书离开,而五千匹良马与一百斤的金银也将在不久之后送来。

当然,吐谷浑人并不是桓熙心里的蛔虫,不能知晓他的真实想法。

桓熙说得很笼统,并没有明说会给张瓘安排什么职位,只是让他选择是在北方为官,还是在南方为官,或者干脆当一个富家翁。

既然目的已经达成,桓熙也不愿在凉州久留,他开始着手布置自己离开凉州后的人事安排,做起了回师长安的准备。

而桓熙也没有进攻吐谷浑的心思,不仅因为麾下将士难以适应高原气候,地形也是易守难攻。

如今桓熙入主凉州,自然引得吐谷浑人惊恐,尤其是他扬言带领五万精锐步骑屯驻西平郡,更是让吐谷浑碎奚胆寒。

他肯给,桓熙自然会收,他不愿做这笔买卖,桓熙也不勉强,毕竟他此行的目的,也是想要与吐谷浑达成盟约。

三千字带到,都已经补完了。

今天还是一万字,第一章在下午两点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