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盟誓追随(2 / 2)

作品:《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熙儿,你有心了。”

桓熙敞开衣服,露出自己的胸膛,忍着疼痛,以短刀割取心前血,滴落缸中。

“古人有彩衣娱亲,卧冰求鲤,孩儿不过是搀扶着母亲走了一段路,何足道哉。”

霎时间,灵钧台上便多了满地的碎瓷。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稿中,就明确指出,魏晋的社稷是禅让而来,以忠治国的说法天然就站不住脚,唯有推崇孝道,以孝治国。

“窃以为,能够化解各部纷争之人,唯有大单于而已。

走上灵钧台,司马兴男将手抽了回来,她扫过跪倒在台上、台下的人群,感动道:

桓熙与各部首领各盛一碗。

所以才有李密在《陈情表》中提到的那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如今也该是由孩儿搀扶母亲,登上这处高台。”

说着,桓熙上前便要搀扶她,司马兴南疑惑道:

就冲桓熙这态度、这表现,桓温在司马兴男的心里,哪还有立足之地。

至此,桓熙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河西之主。

见众人屏息以待,桓熙继续道:

“自永嘉之乱以来,河西各族不相统属。

她过去在建康城中与人炫耀儿子,哪能与今天的排场相提并论。

桓熙无奈,只得答应道:

祭文早已备好,是由赵俱代笔。

“天无二日,河西怎能有两位主人!乙弗部只认大单于一人而已!”

说着,将手中的瓷碗用力砸向地面,只听一声脆响,瓷碗四分五裂。

首领们举杯盟誓道:

当然,再怎么尊崇自己的母亲,桓熙也不可能让她跟随自己一同走上祭台。

桓熙再三推辞,他婉拒道:

“桓某德浅行薄,安能当此重任,还请诸位另择德高望重之人,方能服众。”

众人闻言,纷纷响应。

不等众人庆祝,桓熙话锋一转,又道:

祭礼之后,桓熙面向各部首领,朗声道:

“桓某有一言,还请诸位洗耳恭听。”

孝道自汉朝以来一直都属于是政治正确,尤其是魏晋时期。

沮渠祁复延落后了秃发思复鞬一步,只能在情感上下功夫,他声泪俱下道:

灵钧台的台阶上,桓熙稍稍落后一级,搀扶着司马兴男,而谢道韫则牵着阿满走在二人身后。

其余部落首领也争先恐后的进言表忠。

桓熙轻声笑道:

“依桓某的愚见,不如再立一位河西之主,与我共同管理各部。

“在我前往关中后,由他来统领各族,诸位以为如何?”

“牧民争夺草场,常有纷争;部落冲突,无人调解,以致常有征伐,涂炭生灵。

“若有不遵号令之人,哪怕远隔千万里,秃发部也将为大单于讨平叛逆,生擒贼首,献于长安!”

至于凉州刺史张曜灵,所有人都选择性的遗忘安定张氏在凉州数十年的统治。

这对已经被桓熙控制的张曜灵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下一章在十二点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