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抱憾舍弃(2 / 2)

作品:《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桓熙闻言,不由发笑。

“可是景略、破胡前往关东已经有了一段时日,迟迟未归,难免有些担心。

否则,战斗技巧再怎么出色,披着几十斤重的甲,劈上几刀也就没有了力气,只能任人宰割。

桓熙见天色已晚,本想让谢艾明天再走,可是谢艾执意坚持,桓熙也只能同意下来。

而真让桓温坐稳了洛阳,改朝换代也是早晚的事情。

由于桓熙给出的赏赐以及战兵的待遇标准太过诱人,哪怕设置了大量的报名点,从清晨统计到黄昏,各处报名点前,还在排着长队。

实际上,自慕容恪南下以来,荀羡先后接待了两拨使者。

虽然兖州的治所在濮阳郡,却并非设在郡治濮阳,而在廪丘。

第二批则是建康的使者,在接到桓温北伐的奏表后,会稽王司马昱严令荀羡固守兖州,不许出兵。

他之所以想要夺取洛阳,就是计划在将洛阳经营稳固之后,迫使朝廷还于旧都,整合东晋各方势力。

当然,这本就只是桓熙以防万一的举动。

桓温闻言,扼腕叹息。

但荀羡的出发点是为社稷考虑,而不是向桓温献媚。

哪怕在殷浩当政时,一直主张与桓温缓和关系,同西藩和睦相处。

虽然王猛带走了三万战兵,一万州郡兵,但关中仍有数万州郡兵可以征调。

荀羡为此也曾有过挣扎,但终究还是默认了此事,如果桓温真的遣使前来,邀他出兵,则会以将要与姚襄置换辖区为借口推辞。

“子良素有智谋,且忠心耿耿,我自然是放心的。

“燕国占据冀州不久,恩信未立。

与此同时,当桓温安排人四处散播有关周成、吕护欲反的消息时,桓熙也在姑臧城外公开招募,选拔精锐。

各部青壮踊跃报名,人数太多,因此桓熙定下的选拔标准也很高,其中,第一项就是五公里负重越野跑。

“倘若是让微臣在此募兵,莫说两天,只怕不需要两个时辰,便可逐一登记。”

桓熙看着那一条条长龙,与谢艾感叹道:

“只怕光是登记报名,就得需要两天时间。”

偏偏对面是慕容恪、慕容垂。

“希望子秀(谢艾)能够先行返回长安,一旦北伐有失,子秀可引关中之兵前往弘农接应。”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希望桓温北伐成功,光复旧都,还是盼着他被慕容恪击退,止步于收取襄城、颍川二郡。

第一批是慕容恪派遣,与荀羡晓以利害,让他知道桓温占据洛阳的后果。

“楚公可以约请兖州刺史荀羡、濮阳太守戴施,命二人渡河进攻冀州。

而荀羡又是东汉名臣荀彧的六世孙,其他荀氏子弟或许会阿附权臣,但荀羡一直以先祖的事迹勉励自己。

荀羡登上廪丘城楼,举目西望,心情格外复杂。

因此,桓温根本不可能调动荀羡。

实际上,这一条才真正应该是上策,但偏偏存在一个问题,桓温与荀羡并非上下级的关系。

真的发生什么事情,有权翼、谢艾在,桓熙也不必急急忙忙赶回去。

今天只有八千,大家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