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登门拜访(2 / 5)

作品:《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偏偏重赏将士、扩充军队、赈济灾民,这些都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王猛与权翼见他这副假正经的模样,相视而笑。

如果是财政富裕的时候,倒是可以推行以工代赈,毕竟只要管饭,就能得到充足的劳动力,趁此机会可以推动基建工程的建设。

韩嫣已经为桓熙诞下一名庶子,桓熙碍于时代背景,必须以孩子母亲的身份,来区分他们的贵贱,但不等于他会忽视这个庶子,如独孤伽罗一般,将庶出血脉视如猪狗。

“我自会写信给父亲,答应他在冰雪消融以后,向弘农迁徙民众,布防重兵。”

但桓熙还是暂且留在了尚书台,耐心与王猛、权翼商量一些大事,其中就包括了往弘农郡驻兵的数量。

洛阳北有虞国、燕国,东面的兖州如今也被姚襄占据,荀羡在秋收之后已经与他置换了领地,退往淮南。

王猛笑道:

当然,桓熙也能理解桓温的苦衷。

厢房内,王猛暖了一壶酒,恭候多时。

二人精力有限,又要治理梁国,又要调教阿满与香孩儿,实在抽不出时间再来替桓熙管教如意。

因此,桓熙特意派人叮嘱王猛、权翼,无需百官迎候,各司其责即可。

“先生务必告诫各地长官,节省开支,不是让他们一毛不拔,倘若谁的治下饿死了人,我必定要在事后追究他的责任,严惩不贷。”

桓熙微微颔首,王猛所言,甚合他的心意,但桓熙还是好奇,因为他并没有来得及将自己的计划告诉王猛,桓熙问道:

“梁公,看来子良尚不知情,假使他人闻知此事,只可能是梁公泄密。”

一名肤白胜雪,有着迥异于中原女子容貌的妇人怀揣着紧张,也在注视着门外的来人。

但梁国的财政情况摆在眼前,桓熙只能尽可能的节省开支,在灾区搭设粥棚,施舍些米粥,保证百姓不被饿死即可。

王猛点头应是,转而说道:

“臣离开洛阳时,楚公寄言,希望梁公能够经略弘农。”

沈赤黔应声,转而派遣一名郎卫前去报信,自己则快步跟上了桓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