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 生于忧患(2 / 3)

作品:《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如果是别人,桓温立即就要逐客了,但桓豁不同,这是他的亲兄弟。

桓温无奈地叹息道:

“我知道,朗子你也是为了我们桓家的利益,因此不惜在我面前做个恶人。

“儿子大了,自己有了主意,我若是将手伸得太长,反倒惹来他的埋怨。”

桓豁面色缓和下来:

“阿兄,这天下间,哪有比血缘更亲近的关系。

“如今阿满年幼,熙儿宁肯相信王景略一个外人,却只是让济儿掌管刑部,我实在担心,熙儿连亲兄弟都不能信任,更何况是堂兄弟们。”

桓温心中一怔,神情严肃起来:

“朗子,莫非是济儿与你写信抱怨了什么?”

桓豁摇头道:

“我知道阿兄是在担心什么,今日都是我的肺腑之言,我与济儿并无私自往来。”

桓温听说不是桓济在通过桓豁吹耳旁风,终于放下心来。

他多少也琢磨出了桓豁的一些心思。

没错,桓豁的庶长子桓虔如今在燕国为将,深受信赖,可桓熙那么多的堂兄弟,能够受到重用的却只有桓虔一人,这不由不让桓豁感到忧虑。

桓温在世尚且如此,一旦桓温去世,桓熙只怕会更加的亲近那些外人,哪还有桓豁他们这些叔父们的立足之地。

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当然,桓温很高兴桓豁能与他将一些事情说清楚,而不是将芥蒂深藏在心底。

桓温为桓熙开脱道:

“朗子,此事是你多虑了,晋室许我裂土封疆,可在南方,还是有许多人见不得我们桓家取代司马氏。

“因而,相较于在北方自行闯出一片天地的熙儿,我在南方面对那些冥顽不灵的士族,更需要宗族的帮助。

“就连虔儿,也是熙儿再三请求,我才忍痛割爱,准许他将虔儿带去北方,因此,不是熙儿不愿用这些血亲兄弟,而是担心在楚国招揽人手,使我们父子之间心生嫌隙。”

桓豁清楚了桓温的想法,叹息道:

“父亲是楚国之主,坐拥三州,都督七州军事,兄长是梁国之主,坐拥三州,都督四州军事,而济儿却只是一个小小的梁国刑部尚书,难保他不会为此生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