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故乡 暗桩(2 / 3)

作品:《从杂鱼开始刷经验修仙

一夜无事,次日清晨,太阳照常升起。这里的风要比卑移山那边你和煦的多,吹在身上颇为暖和。

王慎入了山中,继续练习刀道。

他找了一座三十丈高的小山,这山上有一半是岩石。

“先将这一座山斩开!”

拔刀,斩!

刀锋自上而下在山体上斩开了一道口子,刀罡、四周的炁所凝聚成的无形的刀继续深入。

小山当中出现了一道明显的裂痕,但是这是在这一侧,另外一侧却是仍旧如常。这一座山没能一刀斩开。

“差一点。”王慎大体的算了一下距离,约了一下,估计自己还要练习一段时间才行。

他也不急,刀要练,炁也要练。

接下来他已经准备打通“地窍”。这是入二品洞观境的前提。

洞观,内观己身,外观天地,首先要打通“眼窍”与“耳窍”,这两个窍都在头上。

若果说开“人窍”是用锤砸山,那开“地窍”就是用刀在豆腐上雕花。稍有不慎,轻则伤残,重则身死。

这第一步就是找到“眼窍”和“耳窍”,要求对自身的炁有着极其入微的掌控。

经过这些年月的修行,王慎对自身炁都掌控已经是得心应手。在卑移山的时候他也曾经尝试过几次。

一点点的炁通过细窄的经络来到了眼睛之上,眉心一旁的一个位置,经络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就好似河流一样。

所谓的“眼窍”和“耳窍”就在经络的后面。

它们与绛宫和夹脊窍不同,夹脊窍悬在半空,这两个窍则是隐藏在了经络的后面,也就是说要想打通这两处穴窍需要先破开自身的经络。

这可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虽然说这一处经络十分的细小,但是却是在头部,而且离着眼睛这么近,稍有不慎那可就有失明的危险。

关键的问题是并不知道这两个穴窍具体在什么位置,这就是相当于盲人探路。

这个问题王慎先前也曾经请教过沈惊圣,毕竟他是入过二品的人,结果沈惊圣就是简单的一句话“靠感觉。”

按照沈惊圣的说法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也就是说这两个穴窍的位置都会有些许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王慎就是在不断的摸索。对自己身体最了解的人无疑就是自己,他在寻找沈惊圣那所谓“感觉”。

因为服用过几次天才地宝,他的身体经历过易经洗髓,身体之中的经络要远超过常人的坚韧厚实,这也就给他感知两个穴窍的位置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这是个“细活”,急不得的。

王慎并不急,有了以前修行的经验,多尝试几次就是,一百次不行就一千次,一千次不行就一万次,再不行就是十万次。

若不是有意外的情况,他准备一直等到有十足的把握再突破。这种事情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回到了青河边上七天之后,王慎又发现了异常的地方。

镇上他经常购买粮食的店铺换了老板,是个陌生的面孔。

王慎远远的看到,正好听到他说话,一听那口音就不是本地人。

见换了人,王慎也就没有去那里买东西,而是去了武阳县城,他发现武阳县城之中的一处粮店居然也换了人。这是他上次来武阳的时候没有发现的。

不过几月的时间,两处店铺同时换了人,这就太过巧合了。

“天降组织留下的暗哨吗?”

王慎又去了兰和县,他发现这里的八方店铺还在,但是老板也换了。

“有趣,有趣。”

夜深人静,镇上有几户人家还亮着灯火,偶然能够听到几声犬吠。

一处宅子之中,

“我们要在这里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一个背着刀的年轻人来买粮食。”

“那要是一直等不到呢?”

“那就一直等下去。”

哎,一声叹息从屋子里传出来。

屋子外面,听到了两个人对话的王慎笑了笑,“果然是在这里等我的,好好等着吧。”

回去之后,王慎小屋也不住了,换了一个地方,去了山中的那处“山神洞”中。

这个地方要比河边的小屋隐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