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陈时平的神话碎了?(1 / 2)

作品:《1988从独立制片人开始

北影厂文学部中,所有的年轻编辑和编剧都聚在一起。

刚上班的第一天,陈时平就把他们叫到一起来了。

他们今天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把大话西游看一遍,看完后写影评。

“我还有个本子没写呢,怎么叫过来写影评啊。”

“可不嘛,我也有个新闻稿没弄呢。”

“厂长应该有用意吧,先看再说呗,正好偷懒了。”

“听说大话西游在香江票房很不好,口碑也不行。”

“我在西影厂的同学说了,拍的特别差,无厘头闹剧,文化垃圾!”

“这评价可有点狠了,那厂长还让我们看干嘛。”

这群年轻人互相看看都不明白为什么,搞不懂陈时平让自己看烂片的意义。

“总不能是电影高深莫测,大家都看不懂吧。”

“那肯定不至于,不过应该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先看了再说。”

很快电影开始了,一群人手里拿着纸笔准备拉片。

此时陈时平的办公室里,他正在和发行部的人聊大话西游上映的问题。

上映肯定是要上的,而且不允许院线私自下映。

排片可以减少,但是不允许下映,必须要放满一个月。

发行部的人也想不明白陈时平为什么要上一部烂片。

不过任务安排下来就去做啊。

发行部的人领命走了。

陈时平看着自己写完的影评,放到一边准备等电影上映后就拿出去发表。

不过还要弄个讲座,忽悠更多大学生来讨论分析这个影评才可以。

同时还要和杂志报社打招呼,弄个专栏出来专门给这这些大学生发表意见和讨论。

不然怎么引起大家的好奇和讨论。

一切都是为了营销而已。

不过电影本身的质量也能值回票价,好歹也有那么多美女不是。

陈时平安排完所有的工作后,就给周星星打电话。

让他下个月带着剧组的演员来内地做宣传。

此时文学部那边,已经把大话西游第一部看完了,但是所有人都是懵的。

这讲了个什么故事啊!

这他娘的是西游?!

有比较激动的年轻人都想开口骂周星星和刘振伟了。

名著就让你瞎改的?!

还改成这个样子!

这已经不是大话了!这是瞎扯!

“后面我不看了!这种电影有什么好看的!”

“西游记里谈爱情?简直胡扯!”

“什么至尊宝,还转世孙悟空,这不胡闹嘛。”

“就是披着西游的外衣,瞎写的故事!”

文学部的人大多都是各个高校文学系的高材生,就算是编剧专业毕业的学生现在也有点受不了。

这电影真没有什么亮点啊。

无厘头搞笑的笑点的确很多,但是故事太闹腾了。

看不出来什么头绪。

“后面那部不看了吧,浪费时间。”

“看吧,也许后面有什么不一样,不然厂长那边也不好交代。”

说起陈时平的名字,他们也只能忍着脾气继续看,不过已经做好大批特批的准备。

厂长让他们看电影写影评,又没交代必须要夸。

拍的不好还不给人说真话啦!

文学部里继续开始看第二部了。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感觉有点不对劲。

这里面好像有东西啊,但是又感觉怪怪的!

“这个结尾还有戴上紧箍那一段好像有联系啊。”

“没错,里面很多点看着散乱,但是隐隐感觉有一条线连着。”

“你们不是开玩笑吧,我怎么什么都没看出来?”

“我只看到了无厘头闹剧,低俗无聊!”

“也不是,至尊宝和白晶晶还有紫霞的关系也很有意思啊,我感觉这里面还有东西。”

众人交头接耳的讨论一会后,都决定再看一遍。

第二次再看的时候,他们有注意到很多第一次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开始感觉有意思了,看完后又倒回去重新看了一遍。

文学部里,江怀严看看墙上的时钟,皱着眉嘀咕那群小子怎么还不回来。

这都一天过去了,看电影写影评也不用这么长时间吧。

算了,不管他们,下班回家吃饭!

陈时平此时也准备下班了。

不过下班之前,还要去发行部问问谍影重重的上座率和排片情况。

这玩意得每天关注才可以。

发行部中,他们也在和各地院线打电话了解情况。

等陈时平到发行部的时候,他们正好统计完所有数据。

“厂长,正好统计完,和昨天相比上座率有所下滑,不过都在正常范围内,个别国家和地区调低了排片,不过总体上还是保持在百分三十左右。”

陈时平接过来匆匆扫一眼后,放下心来。

谍影重重的风格很新颖,这是亮点也是容易出问题的点。

不随时盯着每天的票房情况,都不好判断后续的票房走势。

万一要是哪天突然崩盘,他们也好及时做营销来挽救。

不过好在现在的观众接受新兴事物还是比较强的。

谍影重重目前的票房走势一直都不错,不过没有办法和真实的谎言相比较。

目前整个亚洲地区,才六千多万美元票房。

根据目前的走势,最后下映的票房应该在九千万美元左右徘徊。

傍晚陈时平回到家里后才想起今天还给文学部布置任务了。

也不知道他们把大话西游的影评写的怎么样。

不对,应该说他们现在有没有另辟蹊径的去解读这部电影。

大话西游严格来说算不得多么成功的电影。

真正优秀的是电影之外的分析和解读,那些东西才是超越电影本身的东西。

绝大多数的大话西游影迷,爱的也是电影之外的东西,而不是电影本身。

当一部电影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和情感符号后,电影本身是否精彩就不重要了。

没人去在乎最开始的东西是什么。

有的时候这种行为很像宗教。

上帝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有上帝的存在。

剩下的东西就和上帝无关了。

你伟大伱的,我感动我的。

只要你不脑抽自我否定,那么就是皆大欢喜,大家各不相干!

饭圈其实也是这么回事,不过是超级简陋版版本,只是为了圈钱。

此时北影厂的一间放映室里,文学部的年轻人们还没回家。

都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聊着自己的过去和爱情,偶尔也会聊几句自己的梦想。

至于大话西游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