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技术才是根本!(1 / 2)

作品:《1988从独立制片人开始

京城的夏天非常热,陈时平从香格里拉出来的时候,热的满头汗。

关键是他车里的空调又坏了!

他的破桑塔纳也到了该更新换代的时候。

这辆车还是八九年的时候从厂里小车班弄的。

一直开到现在都没换过。

都开八年了,陈时平还有点舍不得换呢。

不过不换也不行了,这车真的是夏天热冬天冷。

要是带孩子出去玩都不方便。

陈时平琢磨着给厂里的公务用车全都升级换代。

八十年代公务用车都是国产,现在很多公务车都更新成奥迪了。

北影厂也是时候更新一下了。

第二天一早陈时平就给后勤采购科打电话让他们去买车。

采购科的人接到电话后,就聚在一起商量要买什么车了。

小车班配车好解决,关键是陈时平都不用小车班的司机,都是自己开的。

要不要单独给陈时平采购一辆好一点的车就成问题了。

“先看呗,看到合适的把条子递上去,批了就买,不批就不买。”

“废话,这我当然知道,关键在于这个度怎么控制,比正常的好一点,还是好很多?”

“你是正科你自己琢磨,我还要去买胶卷呢。”

“.”

一天后,采购清单递到陈时平手里了。

他看了一眼就给打回了,单独给自己配什么好车!

明年都他娘的去中影了,他肯定不能继续开北影厂的车。

哪怕把北影厂打包带走,那也得开中影的车!

不能便宜韩老三!

车子都是小事,陈时平也不是很在意。

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都没换车了。

陈时平现在愁的是真人秀,陈时平知道自己是个起名废,直接用了极挑的名字。

策划好做,但是这玩意真不好拍。

倒不是被器材限制,索尼刚刚推出的数码摄像机就能够满足拍摄需要。

DVCAM能拍摄三十四分钟到一百八十四分钟。

完全能够满足真人秀的需求,而且摄像机没有那么笨重,摄影师扛着跑也不会太累。

陈时平现在挺有压力的,还是第一次做综艺节目。

还是在技术条件这么不好的情况下,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这也是挑战嘛。

也不能因为是综艺就随便糊弄。

在艺术上综艺节目的确不高,但是在影响力上丝毫不弱于电视剧。

甚至还要更强!

陈时平没有大导的自觉,也不会说拉不下脸去拍这种东西。

重生都要十年了,陈时平觉得人生需要一点不一样的风景。

趁着这个机会出国转转也挺好。

世界那么大总得看看不是!

陈时平翻看着目前最当红的几个明星资料,有些纠结要不要选内地的。

陈时平其实更偏向香江的明星,红的时间够长够早,人气沉淀的也比较扎实。

如果换成刚刚红起来的胡君或者胡冰这样的演员,问题反而会很多。

作品太少,观众不认识,很难撑起来。

嘉宾之间的沟通也是问题,最起码你得会英语吧。

让胡君现在去学英语也挺费劲,不是学不好,是没那个时间。

陈时平倒是想让他们都说中文呢,但是中文哪里是那么好学的。

一点点来吧。

常驻嘉宾肯定要有最少三个亚洲知名的明星。

这样剩下的几个哪怕名气没有那么大也不影响了。

亚洲知名的明星,香江和日本倒是挺多的,到时候看看投票情况来选吧。

陈时平琢磨一会就把嘉宾的事情暂时放一放了。

先把节目拍摄场地的事情沟通好。

出国拍摄的话,遇到的问题肯定很多,哪怕有当地部门协调配合,估计也不会太平的。

如果去恒河取景,敲诈勒索估计都是小事,就怕车子的尾气管保不住啊。

造孽哦。

陈时平定的第一站是国内,肯定要在国内先开始嘛。

以京城为起点,第二站去日本,第三站去韩国,第四站去香江.新加坡、泰国、印度、斯里兰卡等等。

展现各国著名地标的同时,也要做各种挑战任务,全民互动嘛。

韩国在真人秀方面做的真的非常不错!

陈时平是很佩服的。

韩国的文化产业中,音乐和电视剧就不说了,抄袭模仿的多。

但是在综艺上真的有不少创新。

哪怕陈时平不喜欢韩国,也得承认在综艺节目上他们的奇思妙想比较多。

陈时平在做策划的时候参考很多韩国综艺,无限挑战、RM等等节目都参考很多。

陈时平第一期节目就是参考无限挑战,挑战不可能!

都给老子喝豆汁爬长城去!

一群老外喝豆汁肯定能笑死人!

吃美食,爬长城,做任务,续接蓝色生死恋的热度,把中餐文化推广出去。

顺便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间穿插各种任务互动,足够吸引观众了。

毕竟真人秀这个东西以前可没看过。

说个冷知识,第一档真人秀是二战时期,德国小胡子弄出来的。

美术生的脑洞大吧!

陈时平一边和京城当地沟通协拍的事情,一边在厂里选拔节目组的成员。

摄影师一定要小年轻!

嘉宾PD从文学部调高材生过来,厂里会说英语的就这些高才生了。

不过也不会让他们一直做PD的,厂里也会招人,到时候老带新嘛。

要是愿意留在节目组陈时平也欢迎。

北影厂的摄影车间,很多摄影师都在聊着节目组选拔的事情。

“厂长要弄比赛呢,扛摄影机跑步三千米。”

“三千米不得累死人啊!”

“所以要求三十岁以下的,不过补贴高啊,比拍电影都多!”

“我反正要去的参加的!嘎嘎能跑!”

厂里忙着选拔摄影师,陈时平也在和索尼沟通采购设备的事情。

陈时平是第一个向索尼大量采购DVCAM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