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常委会议(上)(2 / 2)

作品:《官场:我的仕途从击毙悍匪开始

从九八年新盛学校建校,到零三年,这五年间新盛学校都是处于盈利的状态。

学校内部的问题我们不要回避,反而可以利用案子引起更多的同情和关注。

毕竟学校的学生都是无辜的。”

杨霄的观点引起在座常委的兴趣。

同时把目光落到杨霄的身上。

杨霄是会议室里最年轻的,有的常委年龄甚至比他父亲还大。

说起新盛学校的案子,大多数人都是回避的态度。

在他们看来这毕竟不是什么好事。

听杨霄的意思,好像还要大肆宣传这件事情。

难道还能坏事变好事?

杨霄两世为人,想法比在座的更激进,思维没有那么多条条款款的束缚,说道:

“我们不妨把新盛学校当成一门生意。

由县教育部门出面,成立一家公私合营的教育企业,接手新盛学校的运营。

以本案为诫,完善学校制度,把合作企业从境外转移到蓉城,或者周围工业发达的城市,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

甚至可以扩大招生规模,把崇礼打造成职业技术教育的强县。”

杨霄的建议很超前。

政府单位改制,把部分业务部门改成企业制要在零八年,甚至一零年以后才会陆续出现。

现在率先改制的只有烟草、电信和交通这样的行业,而且都是由国家牵头。

教育局直接成立教育培训企业,在西康乃至奚川都没有先例。

听得大部分常委直摇头。

其中涉及到太多的责任和利益,想要实施几乎没有可能。

袁东的反应很快,接过杨霄的话补充道:

“杨局长,你的意思是面向社会招标,由民营企业负责新盛学校的运营,政府部门负责监督,打造一个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的人力资源产业链。

政府和企业的股权怎么分配?”

“也可以跟大型企业合作,定点培训。”杨霄继续提出自己的想法,说道:

“比如机械厂,需要五百名技术工,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厂的不同工种开设专门的技能班,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标准培训。

合格的毕业生直接送到厂里,马上就能够上手工作,减少企业在用工中的培训成本。

至于股权嘛……就需要县里和企业洽谈。

只要有利益,会有人接手的。

我想这样做比直接关闭新盛学校,或者放任它不管对县里更有利。

也能够让上级领导看到我们县的责任和担当。”

杨霄的最后一句话引起在座的人共鸣。

人在处理某件事情的时候容易钻进死胡同,思路一旦打开就会感觉豁然开朗。

现在包括县委书记纪小波在内的大部分常委就是这样的感受。

虽然还是有人反对新盛学校继续办学,但是声音小了很多。

新盛学校本来就是民办技术学校。

面向社会招标,引入企业管理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加强政府监管。

这就要看以纪小波为首的县领导班子有没有魄力去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