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放弃临淄?(2 / 2)

作品:《三国:刘备的桃花军师

众人异口同声,却带着十足的疑惑。

赵尘解释:“袁绍大军入青州定然先对临淄城下手,由幽州前线前往临淄城此地便是必经之路。如今西安县还在袁谭手中,粮草补给不是问题,关键距离临淄不足五十里地,进可攻退可守,是最佳的屯兵点。沮授乃智谋之士,定然能明白此道理。所以我料定,颜良必然领军至此。”

诸葛瑾依旧有些疑惑:“军师,莫非我军要增兵临淄城,对抗袁绍大军?”

赵尘摇了摇图:“坚守只能费时费力,孙策已经攻克了曲阿,曹操攻打袁术也不需多日,再拖下去,于我军不利,只能速战速决。”

“明日,我军便领军一万,前往西安县阻止袁绍大军靠近临淄城。至于营陵城,仲德,我让王脩、邴原与岑璧辅佐你,领兵九千,守住东面的袁谭。待我军击退袁绍大军,在与尔等汇合,一同拿下袁谭。”

程昱领命。

次日,赵尘便召集大军一万,领张辽、陈到、诸葛瑾,向西安县进发。

一万大军行军,从营陵城至西安县寻常需要四日行程。

另一边,颜良领着二万大军,一路急行。

他依照沮授的建议,一边直扑临淄而去,一边通知袁谭公子,坚守营陵不可外出。

可谁知道过了两日,得到袁谭的求救信,营陵已丢,如今他一万大军被迫驻扎在都昌城。

沮授思索了片刻,让颜良保持先前战略,大军对准临淄。

只要拿下临淄,赵尘就不得不退出青州,营陵自然而然就收复了。

颜良从其计,大军紧赶慢赶终于花了十二天的功夫到达的青州乐安国的西安县。

沮授猛然发现,居然城外十里地驻扎了一批大军,看营帐上飘着旗帜,乃“赵”也。

他心中不免打起咕噜,莫非是赵尘?

先去打探消息的斥候来报,赵尘领一万大军驻扎在城外十里地,领军将领为张辽和陈到。

话到此处,沮授当即建议颜良亲率大军前往探营。

颜良领亲兵五十骑,会同张郃、沮授一道,行至城外十里远,到赵尘大营前。

众人登高望去。

只见赵尘大营只是些许木棍搭建,营寨门口并无岗哨,两边也无人员把守。

营寨中,营帐设置凌乱,功能划分不全,关键部位也无壕沟,拒马等阻拦骑兵冲击的装置。

巡逻将士四处游荡毫无章法,各个精神萎靡,与颜良大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颜良忽然笑道:“看来曹孟德与曹子孝无能尔。”

张郃疑惑地问道:“将军何意也?”

“赵尘此人空有名头,行军安营乃将帅最基本素养。吾观此人之营,如同三岁小儿一般,丝毫没有大将军风范,更何况其行军作战乎?故吾言,非赵尘厉害,乃曹孟德与曹子孝无能尔,才会三番两次败于赵尘。”

张郃听闻,却劝道:“将军切莫轻敌,赵尘此人既然能三胜曹操,大败袁公路,还打得袁公子被迫撤离了营陵,应当是能征善战者,绝非如此名不副实之人。”

沮授也看不明白,赵尘大营为何如此凌乱,丝毫没有统帅风范。

颜良却笑道:“儁乂多虑了。赵尘能胜者皆为宵小之辈,未曾遇见吾。今夜便让此人大败而归。”

沮授急忙阻止:“将军不可操之过急,授闻赵尘最善于偷袭,如今得知我军已到西安,定然会防范我军夜袭。”

颜良大手一挥,不听沮授之言,领着五十骑掉头回营。

一旁的张郃见劝不住,也只好作罢。

沮授无奈,又看了一眼赵尘大营,满心疑惑地往军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