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策论写跑偏(1 / 2)

作品:《公子别秀,小姐要把持不住了

如何强国。

这个策论显得有些大,更有些宽泛,不像是乡试会出的题目。

林凡写了那么多策论,都没有一篇和这个题目哪怕搭一点边。

策论需要的是考生贯通史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求将理论知识用在治国实践上来,在策论考试环节,将会涉及到兵、农、刑、礼、吏治、河防、工赈等等各个门类的学问。

所以策论是使用频率最高、历久不衰的考试文体,并且最能考查考生是否具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能力的考试科目。

按照这个思路“如何强国”的题目又不算超纲。

林凡虽然没有想过在古时候一个国家的如何变得强大,但是他知道现代社会如何强国啊。

林凡没有直接在试卷上动笔,而是在草稿纸上先写下了几个关键词。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林凡觉得想要强国就是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这个道理亘古不变,在哪里应该都适用。

唐太宗李世民一代明君都常讲这句话挂嘴边上,大齐国的帝王应该也如是如此吧。

第三场只有一道策论考题,但也是三天两夜的时间,给足考生思考的时间。

但是策论和诗词有明显的不同,诗词可能刚开始想不到,但可能会经过三天两夜的思考在某一个时间点突然想起来了。

可是策论不同,策论如果最开始就想不到,那就是真的想不到了。

而且还有可能会遇到写着写着发现自己跑偏了,越写越不会写,前面的论点论据都要推翻,在心态上特别折磨人。

可能会让人一下子接受不了,瞬间崩溃。

林凡刚刚写了一半,就听到隔壁考棚嗷呜一声,然后就是两个差役迅速赶了过来。

“掐人中,快掐人中。”

“水,倒点水。”

“醒了吗?”

“醒了。”

“那不用管了,让他继续答题。”

考试的时候时常会出现考生因为情绪突然失控而晕厥的情况。

因为考试有时间限制,所以差役只负责把晕厥的考生叫醒,致于他们接下来还能不能有能力答题,他们就不管了。

林凡继续写策论,并没有被其他考生影响。

策论讲究一气呵成,肯定要在一天时间写完,除非长篇大论,一天实在写不完。

林凡并不想写那么长。

也多亏了在袁老爷子的高压下训练出来的速度,他很快就写完了一篇策论。

为了让考生们有时间概念,每过去一个时辰,就会有差役敲一次铜锣。

林凡写完的时候刚好敲响了第一声铜锣,过去了一个时辰。

写完了,又要难熬了。

就这样林凡又在考棚里睡了三天两夜。

铜锣连敲三生声,标志着乡试第三场结束。

荣州的乡试也彻底结束了。

两天后的放榜,有人继续明年开春的会试,而有的人只能三年后再试了。

......

第三场考试结束,考生们三三两两的走出贡院。

“考试前我写了一百篇策论,竟然没有一篇压中考题。”

“我也没有压中,本以为乡试只会考时事相关的。”

“我也只是准备了时事问题的解决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