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朱老四终见密旨,方孝孺牵连十族(1 / 4)

作品:《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这是大哥的牌位?”

太庙中,朱棣站在杨轩身旁,看着面前朱标的牌位,道。

杨轩没有出声,其意思不言而喻。

这时,朱棣忽然对着朱标的牌位跪了下来。

“大哥,我对不起你。”

“可我不想死,我想活。”

他说道,是道歉,也是对自己发动靖难之役的解释。

随后,他重重的磕了三个头。

接着,看向杨轩:“一定要这么做吗?”

他意有所指的问。

杨轩沉默了一会儿,回答道:“我也不想。”

“但你我都明白。”

“若是保留太子殿下(指朱标)的帝位,那他这一脉,就是帝脉。”

“百年之后,他的后人若是造反。”

“那时大明又将陷入内乱。”

“早早决定,也能避免这些事发生。”

朱棣也不说话了。

他自然是要称帝的,以后他这一脉就是帝脉,若是大哥一脉也是帝脉的话,那今后会发生什么,可以预料。

之所以还要问这么一句,只是心里过意不去罢了。

毕竟,从小到大,自己大哥可没少护着自己。

现在,自己竟然还要夺了他这一脉的帝位。

“你也不必过于愧疚。”

“其实太祖生前,也有过传位于你的心思。”这时,杨轩又道。

闻言,朱棣猛然抬起头,死死的看着杨轩。

杨轩侧过头,看向老朱的遗像,眼神中带着追忆。

“那个时候,太子殿下薨逝不久,储君之位空悬。”

“太祖在立谁为储君的决定上很是纠结。”

杨轩缓缓说着老朱当时的为难。

“可是随着秦愍王,与晋恭王的薨逝,太祖就算是想改立储君,也已经来不及了。”

“一切,都成了定局。”

“此外,太祖还预料到,你会谋反。”

“所以留下了一样东西。”

“现在,也是时候交给你了。”

话音落下,杨轩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递至早已呆愣的朱棣面前。

杨轩说着这些话,他也是第一次听到。

所以久久不能回过神。

不知过了多久,朱棣的瞳孔恢复聚焦。

他接过杨轩递过来的信,打开阅览。

很快,朱棣就看完了。

他心神剧震,看着杨轩满是不可置信。

“这…这都是真的?”

“嗯!”杨轩点点头。

“太祖的笔迹,还有印章,你都认识,做不得假。”

朱棣的神色不断变化,像是要哭,又像是要笑。

他看向老朱的遗像,再次跪了下来,眼泪也不自觉的落下。

“爹,原来你心里有我啊!”

这一刻的朱棣,心里原本对老朱立朱允炆为储君的不满算是彻底消失。

看着朱棣又哭又笑的模样,杨轩沉默的站在原地。

现在朱棣的情绪波动很大,不适合再说正事。

杨轩就这样等着,等朱棣恢复平静。

许久,朱棣站起身,看着杨轩质问:“你为什么不早点把这个拿出来?”

“要是那样,我还用得着造反吗?”

杨轩眼眸微低,叹道:“早点拿出来有什么用?”

“朱允炆会承认它是真的吗?”

“朝廷会承认它是真的吗?”

杨轩的接连反问,让朱棣语气一滞。

是啊,早点拿出来有什么用呢?

已经坐在皇位上的朱允炆不会承认这份能威胁到自己的密旨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