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到七零开工厂 / 章节正文阅读

119、119(2 / 5)

作品:《穿到七零开工厂

往年也不是没有过相关的创新奖励,但几百块就顶天了。两千元,这是什么概念?普通工人三四年的工资,在场的公社书记们一年都没这么高的工资。

就连贺中华教授也惊呆了,颤抖着手,不可置信地看着余思雅。

几十个公社书记心里更是酸得没法言语了,奖励就两千块,这清河鸭也未免太大方了吧?他们纷纷看向梅书记,想瞧瞧梅书记是什么想法?

梅书记面带微笑地看着主席台,似乎没有什么意见,大家只能悻悻然地收回了目光。

余思雅好似没看到下面各种震惊的眼神和小声的议论,继续道:“贺中华教授旗下的团队成员依据不同的贡献,给予相应的奖励,喻正陶同志六百元,宁正华同志八百元……”

团队里的知识分子几乎人人有奖,虽然比不了贺中华教授的高额奖励,但也能抵得很多普通工人一两年的工资了。

余思雅还没停,念完这串名字后,接着道:“以上是贺中华教授团队人员的奖励,接下来是闫教授所率领团队的奖励。闫教授所率领的团队在过去一年研发出了对人体无害的保鲜剂和干燥剂,为食品加工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按照规定,奖励闫教授两千元,其团队成员,根据各……”

又是一连串的奖励,听得下面的职工激动不已,公社书记心里更是那个羡慕。这清河鸭太有钱,出手也太大方了,大把大把的钱往外撒。

念完了两个团队的奖励名单,余思雅放下稿子,看着下方神情各异的人群说道:“大家是不是对这个奖励有意见?”

下方没人吭声,有一部分轻轻摇头。

余思雅含笑道:“如果没有贺中华教授的配方,饲料厂没法开,更别提招工了盈利。如果没有闫教授团队的贡献,我们清河鸭食品的保质期不会延长,只能短期保存和运输!他们的贡献价值绝不止这区区几千块,这就是知识的力量,科技的力量!我们清河鸭重视人才,优待人才,凡是能为集团做出贡献的职工,都会得到应有的奖励!如果你们也想获得不菲的奖励,就向他们学习,努力钻研,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闫教授和贺教授及其团队里的人听到这番话,眼眶忍不住红了。让他们激动的不是这两千块的奖励,而是余思雅表现出来的对文化对科技的尊重和重视。

过去十年,他们这些知识分子被批为臭老九、□□,一生所学不但没用武之地,反而因此被鄙视被□□,但今天,他们在清河鸭被正名了。有人公开站出来为他们这些知识分子正名,认可他们的贡献和价值!

这份尊重,对他们而言,比巨额的奖励更让他们激动!

闫教授侧头看着老友,轻声道:“怎么样?来红云公社,不后悔吧!”

贺中华教授用力地点头,镜框后面的眼睛里升起了水雾:“不后悔!”

台上余思雅还在继续:“除了两位教授所带领的团队,我们清河鸭内部职工们的创新精神也非常值得嘉奖。在这里我要重点表扬以下同志,他们分别是沈安华、刘红艳……。沈安华同志通过不断的学习钻研,改进了火腿肠生产机器,让单位小时内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5%,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按照集团相关规定,奖励一千元!刘红艳同志在……”

余思雅又陆续表扬奖励了十几名同志,有男有女,都是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职工。

听到这一连串的奖励,各公社书记由最初的震惊,到最后几乎麻木了。

钱书记忍不住酸溜溜地说:“这得奖励出去两万块了吧?”

他旁边的曲书记点头艳羡地说:“可不是,这清河鸭也太有钱,太大方了,人家奖励员工都比咱们养殖场一年的利润都高。”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有钱就乱花!”钱书记撇嘴,似是不赞同余思雅这样大手大脚的行为。

附近几个书记听到这话跟着点头:“可不是,刚做出点成绩就这么大方,乱花钱,哎,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节省。”

但更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公布完了创新奖励名单,余思雅拿着喇叭,笑眯眯地说:“咱们集团的发展离不开每个职工的努力。今年集团效益良好,因此所有职工在原有的年终奖基础上,再多发一个月工资作为奖励,基层管理人员发两个月工资做奖励,各厂长、总监及其以上高层管理干部,每个月额外再发四个月的工资做奖励!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来年再创佳绩,集团不会亏待每一个勤奋肯干的员工!”

听到最后这个消息,现场七八百名职工齐齐欢呼起来。

如果说前面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头等大奖,那后面这个则是人人有份的“再来一瓶”。虽然几百上千元的奖励更诱人,但大部分普通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拿不了那样的大奖,但能多拿一个月的工资也非常值得高兴了。这些钱拿回去,今年全家都可以过个丰盛的年!

掌声不绝于耳,足以表达职工们对这一决定的支持。

先前还在讨论余思雅太浪费,太大手笔的书记们全变了脸,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两万块算什么?比起后面的大手笔,简直是小儿科,清河鸭的福利一向很好,每年本来就要发两个月的年终奖,今年再多一个月,管理层的更多,一千三百多名职工,这加起来得发个七八万吧!

短短十来分钟的时间,小十万就被余思雅这么发出去了!这未免也太阔绰,太不把钱当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