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到七零开工厂 / 章节正文阅读

139、139(2 / 3)

作品:《穿到七零开工厂

余思雅睨了他一眼:“这就是你见识少了,你觉得田主任他们机械厂生产的机器已经很不错了,可要拿到欧美日去,那是人家淘汰的机器。就说咱们省城吧,基本上都是几层的楼房,东京已经到处都高楼大厦,还有高铁,时速达到两三百公里每小时。依照这种速度,从省城到咱们红云公社,半小时都要不了……”

余思雅随便举了几个例子,就说得沈建东一愣一愣的。

“嫂子,你,你没骗我?真的能这么快?咱们坐车回去要半天呢,这还是不在县里停留。”沈建东不敢置信地说。

余思雅睨了他一眼:“我骗你干什么?你要不信,就自己去翻资料,外面的世界比咱们所见过的大得多,广阔得多。有的地方家家户户食不果腹,住着破旧的茅草房,但有的地方人人都用上了冰箱、电视机、电话、住着楼房,开着汽车!这就是差距。”

今天这番话简直刷新了沈建东的三观和认知。他手里已经小有余钱了,以为自己很能干,但被余思雅这么一说,他顿时觉得自己还是只井底之蛙,见识实在是浅薄得很。

“嫂子,我也想去看看你说的那种遍地小汽车的地方。”沈建东憧憬地说道。

余思雅笑了笑:“好啊,等过几年开放了,出国方便了,咱们一起出去看看。”

现在她没这个时间,而且刚开放,普通百姓要出国门也没那么容易。

提起行李,余思雅对沈建东说:“我得走了,家里就交给你了。要是有事,去门市部打电话给我。”

“知道了,嫂子,我送你吧。”沈建东帮她灌好水壶,接过行李,将人送到了车子上才回去。

本来他是想直接回家看会儿电视,等两个姐姐考完了就去接她们回家。可想起余思雅的话,他犹豫了一下,转身往省机械厂的方向跑去。

***

余思雅是坐厂子里的车子回去的。随着销量的增加,从红云公社到省城送货的车子越来越多,几乎每隔一两天就有车子到省城。

等回到养殖场,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除了值班人员,其他职工都下班了,就小李、马冬云和施立平还有王书记等几个干部还在。

余思雅跳下车,不好意思地说:“让大家久等了。”

小李上前,接过她手里的行李:“反正我们回去也左右无事,余总还没吃饭吧,我让食堂准备了晚饭,走吧,咱们过去边吃边聊。”

“行。”余思雅一口答应了。

大家去了食堂,小李让人杀了一只鸭,就这个荤菜,还有些素菜,不算丰盛但也还不错。

余思雅没说什么,招呼大家:“吃饭吧,吃完再说。”

吃过饭,大家去了办公室,说起了工作上的安排。

这次主要考察的是饲料厂那边,所以是施立平和徐佳华在说,其他人都听着。

余思雅听完后点点头:“可以,你们安排得挺妥当的,饲料厂正好挨着公社。王书记,明天午饭就安排在公社食堂吧,咱们将准备好的食材明天一大早送去公社,你看怎么样?”

王书记已经招待过好几波领导了,算是驾轻就熟:“没问题,咱们食堂的大厨做的饭还不错。”

“其他的也没什么了,大家平时怎么样明天就怎么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余思雅笑着说道。她也没强调太多,免得大家不自然,做太多事,反而让考察团队的领导觉得不自然,太假了。

这样搞不好会起反效果,不如真实一点,即便有些小瑕疵,只要不是大问题,也不影响结果。

商量完,天也已经黑了,大家都回去了。

马冬云也要走,余思雅叫住了她:“马主任,你留一下,我还有点事情要问你。”

马冬云遂留了下来。

等人走光后,余思雅去关上门问道:“我那个室友胡雪迎安排在哪里?”

明天胡主任要来了,他这么疼女儿,肯定要来看女儿,余思雅琢磨了一下,还是决定提前告诉胡雪迎,单独找个时间,让他们父女见见面。

马冬云神情古怪地看了余思雅一眼:“余总,她……今年没来。”

“没来?”余思雅拧着眉,“你确定?”

考试前,胡雪迎还说要来,劝都劝不住呢,这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

马冬云肯定地说:“余总,我确定。安排人员的时候我没见到她,名单上也没她的名字。”

那就是真没来了。真是奇怪,不过也是好事,她没来明天就少了一个变量。不然余思雅还真担心胡处长知道自己的宝贝女儿为了个臭小子跑到乡下受苦迁怒于他们清河鸭才麻烦呢。

“好,我知道了,很晚了,你也回去吧。”余思雅含笑说道。

马冬云张了张嘴。

余思雅看向她:“还有事?”

马冬云犹豫了一下选择告诉余思雅:“上个月月底,李厂长从省城回来后很是反常了几天,会不会是两人闹矛盾了。”

余思雅想了一下还真有可能,这样胡雪迎没来就说得通了。不过这跟他们没关系:“不管是什么情况,这都是他们的私事,你装作不知道,今天的话也别传出去,影响不好。”

如果不是担心影响工作,她也不会私底下过问这件事。

马冬云不知道胡雪迎的身份和其中的利害关系,觉得余思雅的行为有点反常。不过大领导的话,她自是不会反驳:“好的,我明白了。”

余思雅点头:“回去吧,路上小心。”

马冬云点点头,笑着出去了。

***

次日艳阳高照,自从进入七月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

到了上午九点开始,隔壁的东风公社就发现,今天似乎很热闹,先是县里的小汽车从东风公社门口经过。到了十点,又有一辆小汽车路过,似乎挂的是市里的车牌,还是个很敏感的数字。

钱书记听说了这个事,琢磨了一下,问秘书:“是不是红云公社又要搞什么事情?”

也就红云公社有事才会这么多小汽车路过,不然平时十天半月也见不到一辆小汽车。他们这条路上,经过最多的就是清河鸭的货车,天天来往个不停,看得钱书记眼热不已。

秘书也不知情:“没听说,不过好像说是余总昨天回来了。”

钱书记撇嘴:“我就说嘛,肯定是她回来搞事了,难怪梅书记又去红云公社,连市里的车子也来了,可真给他们红云公社长脸。”

这语气太酸,秘书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在一旁傻笑。

说话间,外面又传来了汽车驶过的声音,而且听这声音还不止一辆车子。钱书记和秘书齐齐往窗外望去,只见三辆挂着省城牌照的小汽车呼啸而过。

钱书记瞪大了眼睛,满是遗憾:“省里也来了。哎,要是当初做媒成功就好了!”

秘书……

***

红云公社,余思雅和王书记一早就在公社等着了,先等来了梅书记一行,然后又等来了黎市长。

梅书记和黎市长都带来了农业局的干部,毕竟这个考察团是农业厅牵头搞的,相关的下属单位干部也过来,回头农业厅想了解什么情况,也好有人解答。

等到十一点多,考察团的领导总算来了。

一行十几个人下车,黎市长和梅书记赶紧上前跟领导们握手,余思雅和冯主席、王书记稍微落后一点。

打过招呼后,姚厅长看着余思雅笑道:“小余同志,又见面了,刚才我们这一路看过来,发现今年你们辰山县的庄稼长势不错啊!”

余思雅笑着说:“是啊,今年气候不错,广大社员同志也很努力。姚厅长……大家远道而来,辛苦了,先坐下歇一会儿,吹吹风扇,吃点西瓜凉快一下,一会儿吃过饭咱们再去饲料厂。”

余思雅和梅书记将领导们领进屋吹着风扇,王书记已经带着人抱了三个冰冰凉凉的大西瓜过来,切开皮,露出红红的瓜仁。

余思雅拿起一块,双手递给姚厅长:“姚厅长,你尝尝,咱们红云公社社员自己在沙土地里种的西瓜,水分很足,很甜。”

姚书记接过尝了一口,惊讶地说:“挺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