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汉双壁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五十三章刘氏皇族的内斗(2 / 2)

作品:《大汉双壁

六十年前的“诸吕之乱”,虽说是在刘姓诸侯王们的共同努力下,清除了吕氏集团,但也埋下隐患。

陈平、周勃,刘氏诸侯王们废黜后少帝刘宏,又一杯毒酒将其毒杀,同时又杀害了汉惠帝刘盈的其他儿子。

自此,大汉的第二代皇帝,第三代皇帝的子嗣全部,被陈平、周勃,刘氏诸侯王们联手清除干净,他们的血脉,由此断绝。

随着最纯正皇室血脉的断绝,大汉帝国由此陷入了由刘氏诸侯王所引起的内乱。

刘姓诸侯王中最有资格登上帝位的,便是齐王刘襄。

齐王刘襄是诸吕之乱的最大功臣,自身的实力也雄厚。

最主要,刘襄本人也非常有能力,他在诛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刘襄的身份,也是众多刘姓诸侯王之中,最尊贵的。

刘襄是刘肥的长子,而刘肥是刘邦的长子,换句话说,刘襄是刘邦的长孙。

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除了刘恒和刘长外,其他要么老死了,要么被吕后吕稚搞死了。

然而,就算刘恒、刘长,也并不是刘邦的嫡子,只是庶子。

再说了,汉惠帝刘盈去世后,吕后又立过刘盈的儿子为皇帝。

陈平、周勃,刘氏诸侯王们,又把汉惠帝刘盈的儿子们全部杀了。

按照立嫡立长的皇位传承,断然没有在上一代中,选皇帝的道理。

而在少帝的平辈中选择,齐王刘襄肯定是最有资格的。

血脉够了,能力够了,实力也够了,但是,齐王刘襄还是没有坐上自己梦寐以求的皇帝位置。

说来也奇怪,在汉朝皇位的传承上,往往十拿九稳的皇子王爷,却总会失之交臂。

其实,关于皇帝位置更加血腥的斗争,是从汉文帝刘恒坐上皇位开始的。

这是大汉朝的禁忌。

刘彻的爷爷,也就是汉文帝刘恒,这位以文定庙的腹黑皇帝,先逼死了自己的亲兄弟刘长…

随后,汉文帝刘恒又想办法搞死了刘襄、刘章、刘兴居三个侄子。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这句古词,说的就是刘恒,逼死了自己的亲兄长刘长。

到了汉景帝刘启,也就是刘彻父亲这边,皇帝和诸侯王之间的流血冲突,就更大了。

当太子的时候,刘启就用棋盘砸死了自己的表兄弟刘贤。

吴王刘濞见到爱子的尸体,不由得老泪纵横,悲痛不已,仇恨因此埋下。

等刘启成为汉景帝的时候,更是爆发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七王皆死,刘氏之血,洒遍大汉。”

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七个刘姓王,都被汉景帝刘启给干掉了。

爷爷汉文帝刘恒、父亲汉景帝刘启,手上染了这么多刘姓诸侯王的血,到了汉武帝刘彻这一代,仇恨已经堆积的更深了。

地方诸侯王和朝廷中央的关系,早就已经是事成水火的地步。

要不是有强大的匈奴外患,地方诸侯王和以皇帝为首的朝廷,早就分出胜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