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就这么定了,这仗再等五年!发展经济要紧!(2 / 3)

作品:《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在当时的年代,粮食比银子还要值钱,虽说发展经济离不开银子,但老百姓的生活更离不开粮食。

听了宋隐的解释,文武百官都安静下来,朱元璋更是连连点头。

“皇上,臣觉得应该加大推广普及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的种植力度。”

“同时,解除禁海令。”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获得更多银子。”

“大明可以引进国外的物品,同时我们自己的物品也能够出口。”

“互通有无,才能极大地提高经济。”

宋隐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建议,朱元璋听了低头沉思起来。

打从跟宋隐相识后,朱元璋就从他身上见识过许多不一般的世界观。

格局仿佛一下子打开了。

同时,也让朱元璋知道,封锁国门的决定非常愚蠢。

封锁国门只会让自己的眼界越来越小,最终毫无用处。

大明现在国库充盈,极大原因是得益于海上贸易。

聪明人都不会做出封闭国门的决定。

大明越强大,就越不需要对大明之外的劲敌恐惧。

宋隐的提议获得了文武百官的认可。

整个大明只有全力发展,才能获得越来越多的好处。

这些年来,宋隐的做法有目共睹,也获得了大量好处。

宋隐话落了好一会儿,都没有人出来反对,显然都认可了他的决定。

朱元璋同样也没有反驳。

朱元璋并不想放弃修建皇宫的想法,可是自己提出的发动战争,跟修建皇宫起了冲突。

为了平息文武百官的怒意,他也不介意接受宋隐的提议。

而且五年后,大明能够发展的更好,甚至可以一举荡平漠北。

这些对朱元璋都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虽说他已经进入花甲之年,但他觉得自己多活个五年,完全没有问题。

当然,对于淮西一派武将来说,有点不美好。

但现在,宋隐的提议已经得到了朱元璋和文臣的认可。

淮西一派原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就已经越来越少,纵使憋屈也只能忍着。

“那就这么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