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儒家的阻拦,那就抓!再次押解进京!(2 / 3)

作品:《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正当谢书云一筹莫展时,一旁的知府连忙提醒,“谢大人,皇上和宋大人都有交代,不必跟儒生讲道理。”

“任何一个儒生胆敢闹事,咱们不用对他们客气。”

闻言,谢书云顿时眼睛一亮。

随后板着脸,冰冷地看着林国浩等人。

“放肆!你们胆敢公然咒骂皇上,咒骂宋大人,并且阻挡推行国策,如此大逆不道,罪无可赦!”

“来人,所有阻拦之人,一律押往大牢,为首的林志浩杖刑三十。”

谢书云毫不客气地下令。

看到谢书云真敢动真格,围堵的儒生们顿时骚动起来。

他们不停咒骂,用各种的词汇对朝廷进行辱骂。

但官府一旦动起真格来,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拿什么跟官兵斗?

很快,闹事的儒生纷纷被抓捕,为首的林志浩也被处以杖刑。

然后谢书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缴旧书,关闭私塾,开始整顿凤阳府教育风气。

这种情况在大明各州府比比皆是。

每个地方几乎都有几个儒学大家带头,疯狂地攻击官府,辱骂朱元璋和宋隐。

他们对宋隐的攻击和咒骂更加严重,似乎要将对朝廷的不满全部都宣泄在宋隐身上。

朱元璋屠杀了许多儒生,本已经激怒了他们。

宋隐又推行新政,吸收了许多新人,都纷纷投入朝廷学堂。

是否进入朝廷学堂读书,成为儒生跟学子的分界线。

朝廷和宋隐将儒家全盘否定,并各种排斥。

因而,新政落实后,儒家跟朝廷的矛盾彻底激化。

各州府越来越多被抓捕的儒学大家,被押往京城。

许多儒学大家背景深厚,在民间威望极大。

但是他们又特别顽固,死不低头,所以当地官府也只能将他们押往京城交给朱元璋处理。

虽然许多州府在推行新政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但这次推行的新政,还是获得了学子们的响应和拥护。

毕竟朝廷给了他们九年的免费教育机会,对于许多贫困百姓家庭来说,看到了望子成龙的希望,自然纷纷支持。

而儒家只会空谈理想,只会畅想未来,却不付诸行动的理念,自然受到排挤。

也正因为如此,导致官府和儒家矛盾愈演愈烈。

特别是当领头的儒学大家被抓走后,许多偏激的儒生纷纷拿起武器来捍卫他们心中的道义。

官府自然也投入更多军队将士维护秩序,从而导致矛盾愈发激化。

很快,各地抓捕的儒学大家押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