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民有食、商有财,大同盛世(2 / 3)

作品:《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朱棣和朱高炽都听呆了。

朱元璋也是愣了好一会,才嗤笑一声。

“如此大同盛世,数千年来,不知有多少贤人努力,即便是盛唐都未能实现。”

朱元璋此时觉得宋隐过于天真,太多幻想。

宋隐不以为然地笑了,“现在北平府基本上也是大同盛世!”

金銮殿内,鸦雀无声。

朱棣和朱高炽对视一眼,都见对方满脸震撼。

朱元璋不可置信地看着朱棣,“他所言属实?”

朱棣点头,“细细想来,北平府确实不知何时起,已经有了大同趋势。”

朱棣面对数十万蒙元大军都面不改色,此刻,声音竟然有些发颤。

但是。

朱元璋并没有耻笑他的意思。

反而是听到他的话后,不可置信中又微微颤抖。

“北平府百姓都存够在灾年一年的粮食吗?”

朱棣想了想,“儿子没有详细统计过,但是挨过一年半载,应该没问题。”

朱元璋愣住,“一年半载?”

朱棣连忙点头,“北平度百姓每年都会将粮食卖给燕王府的粮铺。”

“儿臣将这些粮食储存起来,即便遇到灾年,粮食稍微涨价,卖给百姓也不会赔。”

“加上北平府还有官方预备仓,义仓等粮仓。”

“这些粮食百姓吃一年没问题!”

朱元璋眼冒精光,他非常看重粮食。

朱棣这么解释,朱元璋就能想象得到,北平府根本不缺粮。

所以。

朱元璋心里更加震撼!

这还不算赈灾粮,以及周边州府粮商运粮过去。

如此盛况,即便是富饶的,苏州扬州都比不过。

朱元璋又问,“遇到灾年,北平府百姓哪来的钱购粮?”

朱棣回答,“北平府百姓不缺钱,他们出售粮食,辣椒,棉花就能赚不少钱。”

“农闲时,北平府青壮年都会去作坊里打短工赚钱。”

“这几年来,北平府百姓至少有五成,自建青砖红瓦水泥房。”

朱元璋眼珠都瞪圆了,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竟然有五成百姓都建了青砖水泥房?”

“是的!”

朱棣肯定地点头。

“好啊,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