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7章 敌军到来(2 / 4)

作品:《烈火南明二十年

“杀!”

高衡的身后跟着数十名从渊县民夫转化成的老兵,他们在渊县也只学了一招突刺,但是经过脱县城外一战,活下来的士兵在鲜血中成长,至少,突刺这一招他们已经熟练了。

高衡将这些老兵放下去,平均分布在长矛兵阵营中,他在台上演示,老兵们在台下不断纠正新兵们的动作,而实际上,这些老兵在数天前也不过就是新兵罢了,但是见过血和没见过血的军队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些老兵言语间的神态也跟新兵有巨大的差距。

“他娘的,昨天吃了五顿饭,今天还是没力气吗?用力!枪头往前伸!记住了,战场上你不尽全力抢先刺中敌人,那么死的就可能是你自己!”一个老兵在人群中吼道。

这些都是高衡对他们说过的话,现在,他们可以用来指导新兵了。

“你们都用过土铳,废话我就不多说了,记住了,照门要瞄准目标,这样才能打得准,火力要密,否则一杆火铳起不到什么效果。”城外,震天的火铳声响起,按理说,火药和铅子没有补充,光靠缴获安南人的顶不了多久,但是高衡知道,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道理,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了,必须在短时间内打出尽可能多的铅子,打五十铳的射手肯定比打十铳的射手更加容易找到感觉。

王奇也就不藏着掖着了,让士兵们玩命地轰打,队伍前方三十步和五十步的地方,他特地组织城内的老人妇女拆卸民房门板,设立了标靶,士兵们只要端起火铳冲着标靶猛轰即可。

按照高衡的方法,王奇也对两百人的火铳队进行了编组,分成四个排,将装填速度差不多的人放在一个排内,提高整体性。同时直接照搬安南人的射击战术,三个排分成三队,轮番射击,最后一个排充当预备队,前面的人若是战死,后面的人就立刻填补进去,保证火力密度。

高衡之所以这么安排,其实是借鉴了典型的倭兵铁炮三段击,大明神机营虽然也有三段击的战术,但是跟倭兵大有不同。万历援朝的时候,倭兵的铁炮三段击着实让明军吃了大亏。

神机营的三段击,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叫火铳传递三段击,第一排人负责开火,第二排负责传递,第三排负责装弹。看起来好像效率很高,但是有个巨大的弊端,因为第一排士兵往往是打得比较准的士兵,后两排射击水平肯定要差一些,但是装填比较快。

如果单纯从射击角度来说,每三个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组,各司其职,效率很高,但是如果某一排的人遭受了伤亡,整个队伍的射击节奏就会打乱。打得准的伤亡了,后面的人填补上去就打不准,装填快的人伤亡了,前面打得准的自己装填,射击速度就降下来了。

彼时的火器,必须形成高密度的齐射才能发挥威力,一旦节奏被打乱,威力就会大大下降。倭兵铁炮三段击恰恰规避了这个缺点,每个人自己装填自己射击,装填快的和装填慢的各自成排,这样每一排速度差不多,军官一个人来控场掌握节奏即可。

所以万历援朝的时候,若不是明军火炮优势大,光靠步兵冲击,每每在倭兵铁炮队手下都会吃大亏。

“快!都给老子使点劲!”

“一二三!嘿呦!”“一二三!嘿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