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00章 华夏剧变(2 / 3)

作品:《烈火南明二十年

比如最简单的冲压板甲,就需要一套模具,将铁片冲压成兴华军需要的形状,还有铜钉也需要用冲压模具来进行制造。这一套模具的生产就非常消耗时间,但是一旦模具制造完毕,利用冲压机的机械效能,就可以昼夜不停制造铠甲,生产速度和效率比起人工会成倍提高。

不仅如此,高衡还要把蒸汽机应用到铳管的生产之中,众所周知,铳管最关键的生产步骤就是钻孔,怎样将一根铁棒钻成空心管,是非常关键的地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对铁板进行卷板加工,但是连接处以明代的焊接工艺肯定不能做到尽善尽美,这样生产出的火铳质量不会好到哪里去,耐久度也很差。

或者也可以选择跟火炮一样的铸造模式,这也是明代普遍的铳管生产方法。使用模具将铁水进行浇灌来制造铳管,但是这样打造出来的火铳在硬度和韧性上是比较差的,还是存在耐久度和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

作为后世的特种兵,对枪械的了解早就已经贯穿到了高衡的脑子里。他明白整体成型才是最好的方案,也就是后世最常使用的冷锻工艺,用深孔钻将一根合金棒直接打孔,变成枪管。但是这种方案在工业革命之前以古人的力量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可现在不同,兴华军已经拥有了蒸汽机,有了蒸汽机就可以对火铳工坊进行改造,建立冷锻工厂。

冷锻设备的外表不起眼,但是技术等级很高,需要非常好的控制力才行,铳管的捶打和钻孔需要同步,如果锤头速度不一致,铳管就会变形,形成不规则的圆形。

当然,在现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有合金棒材的,也不需要对铳管内部进行膛线加工,现在的火绳枪或者燧发枪实际上都是滑膛枪,这样的话大大降低了生产难度,以兴华军的科技实力,用非合金棒材来制造铳管,可以实现。

只要去除棒材内部的气孔和缺陷较多的外皮,使用深孔钻头连接在蒸汽机的动力传送装置上,以机械之力推动钻头旋转运动,就可以对钢棒进行打孔。再以四个黄铜制成的锤头,在机床旋转装置慢速旋转的情况下均匀敲打毛坯,不断将棒材拉长,最后抛光外表面,进行防锈处理后,就可以达到滑膛枪的使用要求。

如果是按照后世生产步枪机枪的标准来进行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那需要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大量的工业基础去支持,要知道,在后世,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连步枪都生产不出来,生产的厂家也都是有着百年历史的知名企业。但是在十七世纪中叶,一个用手工就能打制火铳的时代,一旦使用机械之力,将会让兴华军使用的火铳质量提升数个台阶。

崇祯十七年一月底,各种各样的消息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谅山府。因为兴华军在对安南军和东印度公司作战中取得的一系列胜利。让这两股势力暂时都失去了干预兴华军发展的本钱,尤其是郑氏朝廷,经过这一战之后可谓是元气大伤。

这种消息即便是想瞒,都是瞒不住的,阮氏和莫朝几乎同时得到了郑祚领兵吃了败仗的消息。这就像是一针强心剂注入了两方统治者的心脏,两支军队蠢蠢欲动,不断向着郑氏朝廷的边境地区集结,这可把郑主弄得焦头烂额,拆东墙补西墙,兵力是捉襟见肘。

为了给前线补充兵力,他只能将国内的驻防部队调往前线,如此一来国内的兵力又不够,只能强行征召,进行扩军,又在国内引起了一波反弹,民众怨声载道。

所以郑氏朝廷至少在一两年内是绝对不敢找兴华军的麻烦了,不仅不敢找麻烦,还要祈求高衡高抬贵手,不要出兵攻打郑氏的地盘,否则,郑氏军队三面作战,根本就顶不住。

东印度公司那边要应对西班牙人的威胁,半年到一年之内也不会染指兴华军,这还是建立在他们能战胜西班牙人的基础上,如果荷兰人败了,就更加没有威胁了。这对于高衡和整个谅山府来说,都是利好消息,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军队的训练需要时间,武器的列装需要时间,粮食和其他一切的生产都需要时间,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谅山府就能发展到一个遥遥领先周边任何势力的地步。

二月初,从广西传来消息,李自成在中原成立了大顺政权,可以说,流贼自此以后,摇身一变,成了正规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