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范纯仁?傀儡罢了!(2 / 2)

作品:《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这個也是由卫渊去决定的。

谁都想去做头筹生意。

是因为,一旦参与海运的商贾越来越多,朝廷也逐渐插手干预,海运的钱财会越来越难挣。

但无论什么生意,只要是第一批去做的,总是能够赚到钱的。

“作为回报,我会在其他州府商人的出价上,多增一倍。”

听吴王说到这里,卫渊才算是心动。

每次护航,军队能得多少钱,市舶司那边有考量。

只有额外多出的一些,才能落在卫渊的口袋里。

比如,一支船队,与海外诸国签订单子的利润,可达一百万两。

那么按照市舶司规定,负责护航的军队,就可获得三万两左右的报酬,也就是百分之三。

如遇战事,这个分成还要高上不少。

这是不算在朝廷税收里的。

吴王所言分给卫渊的利润,不是以几成计,而是整整一倍。

也就是说,百万两利润,吴王要给军队三万两,再给卫渊三万两。

可别小觑三万两。

因为百万两利润中,要有十万两,是给朝廷,这还是寻常运输丝绸的税收,十抽一。

若是涉及到一些比较机密的商品,比如军器、铁器等,其税收可能就是十抽四五了。

然后还要分摊给各级商贩,真正到手的利润就比较少。

可见,吴王为了尽快去做海运的生意,是下了决心的。

“这事,得等我了到了两浙之后,再做定夺。”

如今,卫渊对于两浙所有的情报大都来源于皇城司,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他必须亲自去了才能知道。

吴王颔首道:“你能来,本王就已经很高兴了,至于本王向你所言之事,倒是并不着急。”

“你这一路,可能要遇到不少商贾、官吏来献殷勤,你可待价而沽。”

他对自己出的价格很有信心。

卫渊也不再说些什么。

返回军中之后,他先是问向杨怀仁,

“本帅离去这几日,军中可有异象?”

东南一行,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说不明白。

新军里有无皇帝安插的探子,也不清楚。

总之,事事都要小心谨慎为上。

杨怀仁摇头道:“一切正常,请卫帅放心。”

“只是,沿途有很多世族、官吏乃至商贾,都想来拜见您。”

“末将以行军为由,都拒绝了。”

世族商贾来寻卫渊,无可厚非。

官吏来寻,有一半是想挣点钱,另有一半,是想挣功绩。

一旦可以率先插手海运,所赚银钱能抵一地几年税收,这不是功绩是什么?

届时吏部评审,少说也得官升一级。

如果说,范纯仁前往东南,是处于无人问津与恭迎的情况。

那卫渊真就是截然相反。

范纯仁需要亲自到了苏州,才能被该地刺史接见。

这也算是朝廷的规矩。

而卫渊并未前往苏州,人家苏州的名门与官吏们,就已经坐不住了,上赶着要巴结卫渊,这就是双方差距。

毕竟,谁让卫渊的手里有兵呢?正如吴王所言,这就是权势!

范纯仁?不过是傀儡罢了!

东南,是卫渊说了算。

“传令下去,咱们前往两浙不过州府,沿海而去,如有官吏、商贾等前来,一律不见。”

“本帅要巡视两浙海防事务。”

大周虽然没有水军,但是确有海防,即在沿海一带,设城堡、瞭望台、烽火台等。

海防兵力与苏杭重镇城防兵数量大抵相同,约有两三千人左右。

当然,对于装备优良的禁军而言,这些都是着布甲,不堪一击的杂牌兵。

但纵然是杂牌兵,也没理由斗不过倭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