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十里红妆,禁军开路,将军抬轿,前所未有!(2 / 5)

作品:《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包孝肃摇了摇头,抚须笑道:“待会儿英国公家就要送来嫁妆,不知会送些什么,老夫很是好奇,哪也不去,就在这等着。”

王安石道:“没错,哪也不去,就在这等着看国公府的嫁妆。”

话音刚落,在伯府门前收纳贺礼的柜台处,接连传出几声吆喝,

“同知给事中,吏部侍郎,范纯仁范大人来贺!”

“宁远侯府来贺!”

“.”

卫渊大婚,来往官吏必然极多。

其中,有家底殷实的,也有一些穷官,不能送太贵重的贺礼。

于是,卫渊采取不颂贺礼的方式欢迎来客。

但是,这不代表一些人就不知道谁送的礼物贵重。

比如当‘宁远侯府’几字响起时,忽然就见到顾廷烨身后跟着不少的下人仆从,抬着六个箱子走进伯府,

“到底是宁远侯府,虽然不知他们送得什么贺礼,但就从那几个沉甸甸的箱子就能看出来价值不菲啊!”

“宁远侯不是与忠勇伯关系不错吗?怎么只派了个嫡子过来?”

“宁远侯与忠勇伯的关系再好,能好过人家与英国公的关系?估计这会儿,宁远侯已经前往张府了。”

“张府那边也再大摆宴席.如此说来,这宁远侯府岂不是要送两份贺礼?”

“每当勋贵之间联姻,各家勋贵都要送两份贺礼,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了。”

“.”

卫渊与张辅所宴请的宾客,所涉及到勋贵这块,大都相同。

各家勋贵为了脸面也好,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也罢,通常是要派出两拨人,分别送出贺礼。

同理,如果今后,有哪家勋贵联姻,卫渊这边,也要送出两份贺礼。

通常是夫妻二人各自前往一处。

伯府前院,随着越来越多的客人到来,也显得愈发热闹起来。

此刻,后院。

卫恕意姐妹与明兰正陪着不少的勋贵、官宦家眷聊天。

永昌伯夫人吴大娘子来得是卫家,至于永昌伯,则去了张家。

同理,齐国公一家也是如此。

吴大娘子听着伯府外一直响着鞭炮声,不由得开口道:

“从咱们来到现在,这爆竹声一直响个不停,只怕光是这爆竹,忠勇伯就已花费极多。”

几位勋贵大娘子陆续笑道:

“听说你们永昌伯府这次为忠勇伯一家送了不少的贺礼,他们光是用你们所送的贺礼,也能让这爆竹声一直响下去。”

“不是说这些爆竹都是宫里送来的吗?”

“恕意,有这回事吗?”

“.”

搁在以往,卫恕意纵然是有个诰命身份,英国公夫妇义女,只怕也难以融入勋贵圈子里去。

毕竟,勋贵是比较排斥文人清流家的家眷。

但随着卫渊在东南的所作所为后,这些勋贵家眷们,是不敢不待见卫恕意。

她的地位,顷刻间便就凸显出来了。

卫恕意朝着众人笑道:“这些事我也不懂,应该是吧。”

不懂?

几人又陆续道:

“我可是听说,你为了伱家这小弟的婚事,忙前忙后,耗费了不少的心力,说不懂,倒是谦虚了。”

“都说长姐如母,这几日,你这个当姐姐的,倒真是费心了。”

“.”

顿了顿,她们又看向一旁坐在亭子里吃着糕点的明兰,纷纷道:

“忠勇伯的这外甥女,当真是越长越好看,真不知将来要便宜哪家人。”

“算起来,明姑娘的年龄也不小了吧?是该相看人家了。”

“.”

此前,她们说这些话,可能更多的是打趣。

但如今说这些,绝对是出于一片善意或是想与卫恕意母女感情更深厚一些。

坐在明兰对面,一直不动如山的齐国公夫人听到她们居然议论起明兰的事情,当即不顾自己身份的开口道:

“明兰还小呢,不着急,你说对吧恕意?”

随着卫渊前往东南的这段时间以来,这位齐国公夫人、平宁郡主与卫恕意的关系可谓直线上升。

甚至可以说是‘闺中密友’。

若是两人都还年轻,指不定要成个‘手帕交’。

卫恕意点头道:“是,明兰还小,不着急。”

那些勋贵家眷们一听齐国公夫人竟是‘护起犊子’,都不由得开怀大笑起来。

平宁郡主有何心思,她们是再明白不过。

就在众人谈笑间,突然有一位婢子走来,朝着卫恕意拱手道:

“夫人,张家的嫁妆送到了.”

到了?

卫恕意从石凳上缓缓起身,朝着诸多女眷笑道:

“几位姐姐妹妹还有你们几位姑娘,不如随我去看看?”

闻声,众人无不附和道:

“当要去看看,毕竟,英国公夫妇的宝贝女儿出嫁,这嫁资定是极为丰厚。”

“是,今日来这么早,就是不愿错过此事。”

“同去同去。”

“.”

大婚之日,讲究的就是一个热闹。

所以这一天,男女有别,众人都看得不是太重。

否则,前院都是男客,她们那些女眷,自是不好露面的。

英国公夫妇选择在这个时候送来嫁妆,其良苦用心就体现出来了。

那就是让更多地人,看到张府所送嫁妆之隆重。

说实话,张家这一次,连嫁妆单子都未准备。

因为实在是写不下。

什么绫罗绸缎,珍奇异宝,那是数不胜数,比如光是海外诸国供奉的,被皇后赏给张家的夜明珠,就有十余颗。

约摸着,一颗夜明珠,少说也能值个上万两银子。

张家自建国以来积攒的财富,实在是太多了,而这次,张家嫁女,将一半的家底子都掏出来了。

当那些勋贵女眷在卫恕意的带领下,前往前院时,她们才赫然注意到,这伯府究竟有多大,

“方才来时还不曾注意,如今才发觉,这忠勇伯府还真是够大,够气派。”

“毕竟是陛下亲自赏赐的宅邸,非同一般啊。”

“.”

等来到前院,随着张家的嫁妆一箱又一箱搬来的那一刻,不只是那些勋贵家眷,是所有人,都因此而深深震撼起来。

只见众人站在伯府门前,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送嫁妆队伍,都是露出极为惊讶的神情,甚至是瞠目结舌,

“我滴个娘嘞,这些嫁妆得值多少钱啊?”

“不愧是英国公府,当真是出手阔绰!”

“废话,人家毕竟是嫁女。”

“从这边到街道尽头,少说也有个三四里路吧?都看不到头啊!”

“老夫记得,先帝时期,海氏嫁女,十里红妆,乃为当时佳话,如今这英国公府嫁女,也有十里了吧?”

“.”

那些勋贵家眷、子女的羡慕神色,都快溢于言表了。

身为女子,谁不想着自己出嫁时,也有着这等盛大场面?

不料,一旁英国公府负责送嫁妆得嬷嬷听到众人言谈后,莞尔笑道:

“十里送妆怕是不恰当,老奴估算了一番,少说也得有个二三十里。”

二.二三十里?

闻言,众人无不惊掉下巴。

这什么概念?

太惊人了!

小半个时辰后,送妆的队伍还在持续前来,众人再一次因倍受惊讶而议论不止,

“这都过去多久了?送妆的队伍还看不到头?”

“以前只觉着英国公府是有权势,如今,倒是我眼拙了。”

“今日之后,再谈十里红妆,是绕不过张、卫两家联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