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你先回去吧。”

“明天杜组长会去公安局找你,重启孕妇自杀案调查。”

杨东朝着于百江开口示意。

既然袁春秋要举报的话,自然不能够让于百江听。

有些事情不是那么好听的,更别说举报这种事情。

于百江也知道其中的危险性和严重性,所以立即起身和杨东打了声招呼,又看了眼自己这个亲戚袁春秋,转身离开了。

等到于百江走了之后,袁春秋朝着杨东说道:“杨组长,我要实名举报开阳县政府,副县长赵国军。”

“你先等会!”

杨东立即摆手,拦住袁春秋要说的举报之言。

“我问你,信访局当时面对上访的孕妇肖某,为何不人性化执法?”

“你明知道这个案子不简单,为何不仔细对待?而是粗暴的移交到公安局?”

袁春秋的心思,他很清楚。

想要靠实名举报赵国军,给省纪委巡视组找个大政绩,借此机会又能够转移视线,让省纪委巡视组不盯着他袁春秋所犯的错误。

但这怎么可能?如果不是袁春秋主导下的信访局先出问题,如何又后续的一尸两命?

开阳县老百姓所说不公,有很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信访局的所作所为,而非公安局的调查不出真相。

公安局之所以调查不出真相,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财政局董姓干部是否迷奸。

可是信访局的粗暴工作,硬是消磨了公平正义。

信访局的所作所为,才是公信力受损的罪魁祸首。

偏偏袁春秋这个时候想要用实名举报来掩盖他这个局长所犯的致命错误。

杨东可不是传统官僚,更不可能眼睛里面只盯着级别大的干部。

纵然处置一个副县长,当然可以让他们这一组的功绩变大,名声变的更加响亮。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是利益最大化,最优解。

可是杨东不会因此而忽略袁春秋自身的问题。

袁春秋的确是这么想的,他想用实名举报来掩盖自身过失,这样的话省纪委巡视组的目光都放在赵国军副县长身上,也就没有人揪着他不放。

甚至他实名举报领导,还是正义之举,没准还能受到省纪委巡视组的夸奖,反倒是一个能够帮助他掩盖自身错误的弥补之举。

可惜,没那么容易。

袁春秋见杨东没有听自己的实名举报,反而先追究自己的错误,心里一沉。

当即他就想到,既然你追查我的罪责,那我为何还要实名举报赵国军。

我就不让你省纪委巡视组达成所愿,又如何?

但是这个想法刚有,就被他自我否定了。

他已经说了实名举报赵国军,无论说不说下去,都已经是既定事实。

这个既定事实很简单,那就是他已经得罪了赵国军。

而且实名举报是自己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的吗?

他已经失去了和省纪委巡视组提要求,提条件的资格。

从他坐在杨东这个房间沙发的一刻开始,他就已经不再自由。

若是对抗调查的话,主动举报交代,就会变成被动审讯。

那样的话,非但无功,反而有过。

“杨组长,我当时心存侥幸,甚至有些懒政思维,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且信访局也不是执法部门,只是负责记录群众上访,然后移交各方去处理。”

“故此,我没有把这件事看的太过重要,毕竟以前也有过很多类似的上访案件,最终也都不得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