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山间来外客(2 / 2)

作品:《长生,从旁门修士开始

这位青木岭门主,修为奇高,给他的感觉比之当初的耿老道还要强上两分,怕是离百窍真气不远了,如若他门中还有道基传承,恐怕一二十载内,山里就会出个实打实的道基高修,即便只是下品道基,也足以在西山府横行两百载。

就是他身后带着的两个弟子,也有一、二十窍的修为。

看来麻家这个亏,是吃定了。

这些念头在陈慈心中一闪而过,这姓谷的见陈慈出来,也没拿大,站起身来客气回了一礼,含笑说道:“见过陈道友,我门中上下搬迁至此,早就该来拜访道友,今日不请自来,反而是叨扰道友了。”

“谷道友客气。”

两人互相给足面子,只不过陈老爷这的面子,估摸还是沾了禾山教的三分光,这便是身处大教的好处了,即便是旁门大教,只要不是主动惹事,一般情况总能多得个几分薄面。

饮茶闲聊了几句,互相介绍一二,陈慈有些讶然问道:“谷道友你来自唐国?”

他本还在想这青木岭从何而来,却没想到是旁国修士传承,这倒更是古怪。

陈慈连唐国在哪都不太清楚。

“嗯,我等本是唐国商州人氏,只是唐国这些年不太安稳,我青木门中多修医、丹二道,不太想牵扯到同道斗法之中,商量了一下,干脆就携弟子离开唐国,另寻山门。”

谷宁远放下茶杯,表情有些唏嘘:“清泉寨苗氏百多年前也曾是青木门人,我等远来梁国,本是想先访远亲,结果却得知苗氏已然遭劫,也只能在清泉寨暂且落脚。”

且不论这姓谷所言真假,是不是真的同清泉寨有同门之谊,毕竟那苗氏已然死绝,死人自也不可能跳出来反驳几句。

但他嘴里一些关于唐国的闲谈趣闻,倒让陈慈生出许多兴趣。

唐国,是一方大国,疆土之广并非梁国可比,方位约在梁国西北方向,隔着数千里之遥,其国主李氏,乃是玄门大教平渊派一位元神真君的后人,举国上下自也以平渊派为尊。

平渊派此教功法,讲究‘道法本心,无善无恶’,门下弟子行事作风略有乖张,但不去惹他们,他们一般也懒得管旁事,所以唐国境内旁门、杂修、散人修士,比梁国要兴旺不少,青木岭门人本在商州青木山上修行,传承已有四百余年。

不过近些年来,平渊派先是同外派大教起了纷争,门下弟子多有厮杀,又不知怎的和龙虎山也斗了起来,此时唐国境内各路修士,要么自持武力拜入平渊派外院搏个前程,要么觉得危险,干脆离开了唐国,往别处觅地修行。

青木岭选的便是后者。

“反正此时唐国修行界是乱得很,各种旁门修士好勇斗狠,邀人助拳斗剑,答应容易遭劫,不答应又容易得罪同道,干脆舍了基业离开拉倒。”

谷宁远神色有些无奈,看了陈慈一眼,似想起了点什么,开口说道:“不过我离开前倒听了一些传闻,说是龙虎山想要占据此洲两道水脉,才同平渊教起了冲突,打出真火,至于真假就不是我等小修能够得知的了。”

陈慈虽心中有些好奇,但也只是附和笑了一笑。

听这姓谷的所言,玉瓶洲的两道主要水脉,都是起于唐国,再途径龙虎山势力范围。

就好似流云江,其上水脉在唐国唤做浣月江,流经中途一处叫做落玉湖的大泽,然后途径梁国流云江,直入东海。

谷宁远说了许久,也有些口干,将杯中茶水饮尽,这才轻咳一声,切入主题:“陈道友,我今日前来,除了拜访道友,还有一不情之请,当初苗氏离开之时,也带走了一些器物,我听山中同道言,当初清泉寨里的祸事,全靠陈道友所平,不过其中有一大鼎,可能是我门中旧物,当然,如果此物对陈道友无甚大用的话,我愿意以丹药、丹材、神砂之属换回,不知可否?”

大鼎?

陈慈心中微动,却没想到这姓谷的会问起此事,但想了想,还是开口如实说道:“确实是有一口大鼎,不过是不是道友门中旧物,我却不知。”

“能否让我看上一眼?”

谷宁远眼中一亮,但还是解释道:“此些器物只是有些年头的古物,并非法器、灵物,陈道友应该也检查过,若道友喜欢,送予道友也无不可。”

“谷道友说笑了。”

陈慈干脆起身,那‘药泉’鼎确实不是什么贵重物件,用来炼丹太大,还容易走了药性,更像是用来药浴的大缸,要是能折成修行资粮倒也不差,这青木岭门主今日上门礼数做足,他也没必要故做个恶人。

“道友稍等,我将那鼎搬出,让道友看上一看。”

丹房乃私密之地,陈慈自然不会让旁人随意光看,干脆自己动手将那青铜大鼎搬了出来。

“咦?”

谷宁远见了这青铜大鼎,却只是轻咦一声,随即上前将其里外细细看了一遍,鼎身花纹、铭文也没放过,但最后却有些惋惜的摇摇头:“此鼎很有些年头,不过却不是我门中旧物,估计是苗氏来到梁国后另寻到的,倒是麻烦陈道友了。”

“无妨。”

陈慈温和一笑:“小事矣。”

“此鼎已经带着些许灵机,如果凡俗中人用其烹煮食物,能熬煮精华,对身体有益。”

谷宁远略带歉意,对陈慈说道:“若道友寻一器道大师,可将其炼成一件法器,能去除食物中的杂质、浊气,对你我这等修为没有大用,但用作弟子伙食,应该能有普通辟谷丹三成到五成的功效,还算尚可。”

陈慈点点头,若有所思:“谢道友指点。”

两人又各自聊了聊唐国、梁国风情,眼看天色不早,谷宁远站起身来,惋惜道:“陈道友,门中还有些杂事,就先不聊,等日后闲暇,再请道友去门中做客。”

“好说。”

陈慈客气了一下:“谷道友要不留下吃个便饭?”

“下次,下次。”

谷宁远潇洒的摆摆手,领着两个弟子便离去,陈慈送其出了观门,目送其下山,这才回去大殿,上下打量着那尊‘药泉’铜鼎。

“唐国修士.”

陈慈微微沉吟,这青铜鼎应该没什么异样,就是这姓谷的行迹,怎么好像在找什么东西,莫非那清泉寨还有什么机缘不成?

但随即,他便哑然一笑,他之道途,在丹符两道、五鬼妙法,旁的机缘有也可,无也可,况且那清泉寨好似风水不太好,有点克主,连着三家都没什么好下场,他也没必要细究。

就是这青木岭的底细,以及山中的变化,这姓谷的聊的不多,也不知除了这一家,还有没有什么旁门散修到了长平县附近。

“话说,麻家不会被人灭了吧?”

陈慈脸色忽的有点古怪,这些唐国修士即使来了梁国,估计也不敢冲撞龙虎山,就是禾山教大概也是不敢的,那能选择的灵峰道场,好像也不多了。

“应该不至于,其实天下九成九的修士,都止步于百窍之前,麻家老祖的修为还是能镇住场子的。”

麻家人死不死跟陈老爷倒没太大关系,可陈老爷的尸芝还没拾到了,万一被人随手毁了,可没什么现成的积年养尸地能给他寻来足量尸芝。

“麻烦。”

陈老爷摸了摸下巴,不行,还是得了解一下山里的变化,自家睡榻之旁总不能两眼一抹黑,多少得有点准备。

恰好他山里也有个熟人,想必对方圆几百里的变化,比陈老爷要知道的更多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