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高振东的新技能(4k)(2 / 2)

作品:《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当然,这套书全部拿出来就不现实了,一是内容太多,二是有的内容在这个事情上不合适,比如军事知识、小型能源之类,这些可以在别的场合拿出来。

另外,有一些超前的,不该出现的东西,高振东也要去掉,这个和可以整章节去掉的那种不一样,得很仔细。

唯一的问题是,这东西抄起来很花时间,而高振东最缺的就是时间。

高振东边选边看,还别说,看上头了,看了好久。

第二天早上,娄晓娥很早就来了,自己拿钥匙开门进来。

高振东已经起来了,正在准备早餐,双份儿的,知道娄晓娥肯定会到。

娄晓娥跑过去搂着高振东脖子,挂在他身上:“振东振东,你猜我给伱送什么来了?”

高振东猜了半天没猜着,主要是没想到娄晓娥这么坑爹。

娄晓娥往门外一指:“电视机,你那台不是被单位运走了么,我把我的又送过来了。”

高振东看看无人注意,在她头上亲了一下:“你爸没意见?哈哈”

“没有,我爸可乐意了。”

高振东和她一起把电视机搬了进来,就放在客厅里。

吃完早饭,高振东开始为这个计划外的电视机装天线,上一台是用来当显示器搞研究的,根本不看,天线就没必要。

这一台既然来都来了,那就得利用上了。

高振东房顶上蹿下跳的忙活了半个上午,算是把天线给装好了,效果还可以,虽然是接收的差转台信号,可是京城这地方地势平坦,这年月又没有高楼大厦,什么信号遮挡、多径传播干扰等等,一律不存在。

娄晓娥就在地面上,主要负责加油打气。

两个人嘎嘎乱杀了属于是。

两个人自己弄着午饭吃了,高振东想起个事情来。

“晓娥,帮我个忙成不?”

娄晓娥嗯嗯嗯的点头。

“我想写点东西,可是同时呢,我又要写另外一些东西。”

被他这两句话直接搞懵了的娄晓娥傻呵呵的看着他,露出一种“你要不要想想你在说啥”的表情。

高振东也觉得这话说得傻,干脆直接说要求:“我是这个意思,我口述,你记录。”

娄晓娥这回明白了:“你直接说不就得了呗,还绕来绕去的。”

然而她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到她把纸笔准备好,开始记录的时候,她眼前出现了甚至有点儿惊悚的情形。

高振东口述,她记录,然而高振东口述的同时,他自己也下笔如飞,又在像以前他工作一样,在纸上用英文写东西,还是那些短短的短语,还是那些特殊的标点符号用法。

高振东一边在向娄晓娥口述《军地两用人才之友》的内容,一边在用汇编写ANSI C编译器!

这就是高振东练出来的新技能了,毕竟他被强化过的脑子,异于常人。

他在改编《项目管理体系》这本书的时候,经常是用意识观察存储库中的原版书内容,然后手上在现实中进行编写,同时还偶尔和同事交流工作上的事情。

久而久之,他发现自己逐渐可以一心二用,等到他开始有意识的控制和训练自己,往这个方向加强的时候,慢慢的,神功大成。

——他现在能同时在存储库中用意识观察两本书,然后嘴上说这一本,手上抄那一本,甚至嘴上说甲,脑袋里思考乙。

其实普通人经过训练,也能某种程度上做到这样,比如左手画圆右手画方。

但是高振东这个,比普通人的可高级多了,他是真的可以做两件事。

前提是其中一种不能太复杂,比如现在他正在做的——读书,如果需要复杂思考的,他现在就做不到了。

这让他可以大大加快抄书的速度,一个人不行,咱们就两人一起。

娄晓娥很快就从震惊中走了出来,只有一个想法:“我家振东牛X!”

两人就这么一人边写边念,一人运笔如飞的工作了好久,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琴瑟和鸣了。

到了下午,两人都有点累了,干脆跑到厂里看了一场电影,放电影的是许大茂,但是他不认识娄晓娥,看见高振东,许大茂屁颠儿屁颠儿的,还给找了两个好位置,只要大小是个官,在他这儿都能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看完电影吃完饭,高振东送娄晓娥回家,然后自己回家继续写C编译器。

汇编编译器搞好了,现在就可以搞C编译器了,前面因为存储器容量不够大,他就没有把ANSI C编译器拿出来,存储器存不下。

虽然都叫编译器,可从技术角度说,实际上完全是两种东西,C编译器的复杂程度,可比汇编编译器复杂多了。

简单的举个例子,汇编编译器不需要语义分析,更类似简单查表替换,而C编译器就必须要这个东西了。

没有语义分析做前置,下一步的编译就无从说起。

往深了说,语法分析、词法分析,最左(右)推导,最右(左)规约死去的《编译原理》在攻击高振东。

这回在运算所找到到了足够的磁芯存储器之后,就有空间弄这东西了,而有了C编译器,那操作系统还远吗?

——

周一早上,高振东再次踏进运算所,远远看见厉所长和池总工在说着什么,表情不太乐观的样子。

高振东走过去,和他们打了个招呼,两人看见高振东,面露尴尬,欲言又止。

高振东有点奇怪:“厉所、池总,你们这是怎么了?”

两人对视一眼,一脸苦色:“我们晶体管不够了,甚至连2台的量都不够。”

高振东不以为意:“嗨,多大事儿啊,我还以为.嗯?什么?晶体管连2台都不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