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材料太好也是个问题(3k)(2 / 2)

作品:《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了解高主任一向如此之后,京钢厂的人不由感叹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处。

高振东在给京钢厂的技术人员讲解此次的工艺。

听见高振东这一系列要求,京钢厂的人倒是放下心来,高主任对工艺这么明确,都不带一丝犹豫的,那说明他心里很有数,都记下高振东的要求,琢磨怎么炼好第一炉粗钢了。

——

高振东这边在热火朝天炼钢,草原拖拉机厂那边,何总却在一边高兴一边骂娘。

炮钢很好,直观的说,韧性、硬度都超过了原来没有电渣重熔的炮钢,但是有那么一小点点问题。

“偏理论?你能用得上?”

等到好不容易铣孔铣好了,开始搞挤压身管自紧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挤不动。

“高主任,这是不是有点太难了。”

总不能真的指望一个bug是bug,一堆bug能work吧。

所以高振东把所有人员一分为二,两边齐头并进。

至于坦克火炮稳定系统的东西,他没有在京钢厂写,那玩意有点敏感,不合适,而是回家了自己写。

看见他得意成这样子,一旁的关总冷不丁背刺他一刀:“可惜你短时间拿不到。”

不过这次,还真让他翻到了一个好东西。

这让何总等得非常难受。

乐观估计,这次的过程,应该要比ESR要短。

“碳在万分之三以下,硫和氧,在万分之一左右甚至以下。”

“用得上,怎么用不上?我现在缺的就是理论,针对具体的问题,倒是基本上能找到办法,但是缺乏理论指导和分析,有点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

对于这次来京钢搞研究,轧钢厂第一研究室来了一半人,另外一半人留在轧钢厂。

一边看,一边嘴里念叨:“高主任就是高主任,这想法,太周到了,武器稳定的各方各面都想到了。”

罗总笑着调侃他:“就一个目录,你能看出这么多?”

不像录音机驱动这种小东西,操作系统的是需要边写边调试的,否则到后面成屎山了,调都调不动。

来京钢这边的同志,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的,不过高振东并不这么想。

高振东开始部署第一步的工作。

他一心二用的工作方式让京钢厂的人啧啧称奇,而三轧厂的人却见怪不怪。

其实硬度提升也没有非常夸张,但是却超出了他现有加工设备的能力。

“粗钢就用不锈钢工艺,用5吨电炉炼,成份我刚才已经说了,我想在炼钢过程中,怎么控制好这些成份你们比我熟悉。”

看着何总风风火火的背影,罗总和关总两人不由得哈哈大笑。

这是对高振东的重视,都是十七机部直属企业,知道高振东不是只有一把刷子,人家那是开刷子铺的,好多把刷子呢。

“先走起来吧,我有一定把握。”

看看,多么淳朴老实的想法,何等平平无奇的希望。

说到这里,何总想起来一件事情,第三轧钢厂ESR试制的第一批电渣重熔的炮钢不是已经运到了嘛,正好赶紧捣鼓个炮出来,折磨一下老关。

这句话,更多是开玩笑,他自己都能看出不少门道来。

“高主任,具体是要控制到什么程度?”

说完,又摇头感慨:“高主任这是太厉害了,不愧是自动化本专业出身的,在这种系统控制上面,造诣非常深。这回,双稳算是稳了!哈哈哈。”

“.前面我说的,就是对这个材料的总体要求,总的来说,这次要求里面生成的铁素体越少越好,要把碳、硫、氧的含量控制得越低越好。”

这东西应该是来自超市里的户外用品专区,看到它的第一眼,高振东眼睛就亮了,立马把它提了出来。

按照系统改造的尿性,它改造的技术水平上限是取决于现有技术水平的,好在这东西的最好的几种材料之一虽然还没有普及,但却已经被制备出来了,提取出来不会太降低其技术水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