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78章 辽国近况(3 / 4)

作品:《汉世祖

因此,在这半年中,大漠之上,厮杀不止,纷乱不休。虽然,相较于那些离心的部族,辽廷所掌握的实力,仍旧占据优势,但已经丧失了绝对压制能力。

在耶律贤适等文武将吏的辅助之下,辽国在平乱事宜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局仍旧堪忧。甚至于,契丹军队迫于粮草、军械等给养问题,也难以进行持续的军事行动。

而辽国治下的诸多部族,包括契丹诸部在内,情况同样糟糕,基本的生存生计都面临问题。若是能有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可供其休养,或许还能通过时间恢复,但是这一点,却是千难万难。

大汉不会给这个机会,辽国那些部族也不会给这个机会,大汉军队,不需深入,只需要保持一个陈兵的姿态,就能牵制契丹不少精力。

而漠北那些叛乱的部族,在面临契丹军队的打击中,哪怕失败了,也有举族南迁,归附大汉的选择。有这条退路在,他们反叛就更加自如了。

于辽国而言,最危险的,也永远是大汉,而非那些反叛的部族。时至今日,曾经辉煌一时的大辽王朝,已然摇摇欲坠,完全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距离分崩离析似乎也不远了。

甚至于,连契丹本族,都怨愤颇多,辽主耶律贤就像坐在一个火炉上,每天都经受着烈火的烘烤,承受着莫大的压力。

大汉军队,就像个游客,在旁边看戏,火候不够了,则向其中添点柴,加点油。大定府那边,董遵诲主持军务,率领汉奚联军数次北上,兵临潢水。

即便没有取得什么决定性的胜利,但惊也惊到契丹人了,这也使得辽京临潢府始终面临汉军的威胁。连都城都不安全了,那国势动荡,人心混乱,也是可想而知的。事实上,在南来投奔大汉的部族中,就不乏契丹人。

相比之下,在奚王筹宁率领下,早早地便归附于大汉的袭部族人,则要显得幸运得多。过去的一个冬季,日子同样艰苦,但背靠大汉的支持,终究是平稳度过白灾,没有经过太重大的损失。

哪怕还要征召部卒,配合汉军的军事行动,但在纷乱的辽国乱局中,也算保持着一个独善其身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