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意浓正做着梦,梦见她母亲。她是单亲家庭长大,很多事都要靠母亲,也是这样的夏天,母亲病重去世。

想到母亲,薛意浓狠狠痛掉了几滴泪。即使睡梦中,眼角也划过几道清泪,淌下来,湿了脸面。

徐疏桐看着惊奇,替她擦了一擦,发现这泪竟是不干的。也许是她的动作,惊醒了睡梦中的薛意浓,薛意浓被泪水模糊的眼睛,慢慢的清晰起来。

“是你。”

“公子都做什么梦了,这样伤心?”

“我梦见我妈了,我妈也是在这样的夏天死的。”

徐疏桐奇道:“太上皇后还好好的,公子怎么说这样诅咒的话。”

薛意浓觉得自己说错话,尴尬的笑笑,“我梦里梦见妈,梦见妈去世。”

“原来是这样,梦是假的,公子不必伤怀。”

“嗯。你呢,怎么不睡?”她坐起来,看见自己身前的衣服是徐疏桐的,“落雁呢?”

“别喊她,她刚睡下不久,累着呢,有事我服侍你。”

薛意浓哪里敢劳动她,自己起身,将衣服交还给她。徐疏桐将衣服放在躺椅上,让人打了水进来,让薛意浓擦了脸,醒醒神。

盛夏没有多少户外活动,徐疏桐就在屋里做针线,薛意浓给她念书听,“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长,娴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无缺。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余年--十三,随母归宁,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此乾隆乙末七月十六日也……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老仆先归。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芸作新妇,初甚缄默,终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处下以和,井井然未尝稍失。每见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余笑曰:“今非吃粥比矣,何尚畏人嘲耶?”芸曰:“曩之藏粥待君,传为话柄,今非畏嘲,恐堂上道新娘懒惰耳。”余虽恋其卧而德其正,因亦随之早起。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第24章选后喽

24

徐疏桐手里针线不断,一双耳朵却仔细听着薛意浓读‘浮生六记’,听着她用饱含感情的声音读着,有些处竟反复读了好几遍,不觉觉得这人有些痴傻,她也不说,只一人为此偷乐,扬一扬唇角,亦有说不出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