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 青史留名(2 / 2)

作品:《诸天之我是沙悟净

但侍卫亲军就不同了,这可是守卫汴梁的禁军,这支部队交给骆天明,就等于是把整个汴梁的安全都交给了他。

然而宋仁宗居然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一点都没考虑。

骆天明自己都懵了,搞不明白宋仁宗为什么这么信任自己?他也没跟宋仁宗多亲近啊?

可是宋仁宗既然答应了他的要求,他就无路可退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北宋三臃,分别是臃兵、臃政、臃官。

按照范仲淹和富弼的意思,是将这三臃一股脑的拿下,用霹雳手段,快刀斩乱麻。

骆天明听的直摇头,他们还真以为改革和用兵是一回事,都能用兵法来解决?

所有问题全都摆出来,一股脑的解决,只会让所有反对改革的人都跳出来,集结成一股庞大的力量。

要是在战场上,可以把敌人都干掉,可是反对改革的人也都是宋人,能都干掉吗?

因此,骆天明力排众议,决定先解决臃兵的问题。

这个问题他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了,就是将不能打仗的厢军改成建设兵团。

当然了,全部改成建设兵团也不太可能,毕竟厢军太多了,要是全都一起开工建设,没有那么多的钱粮支撑。

不过没关系,还有很多类似国企的企业可以建立,比如邮政、运输、矿山等等,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的地方。

只是在宋朝,国企不好办,因为朝廷是不能经商的。

骆天明只能建议,将这些企业都放在皇家名下,收入和支出都走内帑。

宋仁宗自然没意见,皇家的内帑和国库差不多,之前打仗的时候国库空虚,不都是从内帑拨钱吗?

在大臣们看来,一旦国库没钱了,就该从皇帝的内帑中拨款,因为整个天下都是皇家的。

这个时候,他们就不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事了,士大夫获得了治天下的权力和福利,等到了需要他们付出的时候,他们就一声不吭。

而且谁要是敢从他们兜里掏钱,他们就跟谁玩儿命!

正因为内帑已经被视为国库的一部分,宋仁宗也就不介意用内帑来帮助国家改革了。

于是,数百万厢军,都冠上了皇家的名头,什么皇家工程队、皇家邮驿、皇家运输团之类的。

既然厢军大部分都改为企业了,而且还是皇家企业,自然就都由皇家派人管理。

之前的厢军和其他军队差不多,军官都以吃空饷为主要收入来源,间或将麾下的兵卒派去做工赚钱。

现在一下子变成皇家企业的管理人员,再想吃空饷就不可能了,谁要是再敢贪污,就是偷皇家的钱,可以直接用家法处置。

派士卒去做工更不可能,大家都有很多工作要做,谁还有时间去做别的?

因此,有不少厢军军官都开始作妖,想方设法的抵制改革。

单单是处理这些没什么背景,且大多没读过书的军官,就让范仲淹、富弼等人焦头烂额。

这时候他们才明白,骆天明的先见之明果然是正确的。

连厢军改革都这么困难,要是把所有问题都一起改革,得有多麻烦?他们根本应付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