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清和 / 章节正文阅读

清和_第25章(2 / 5)

作品:《清和

“鞑子叩边耽搁了收粮,副千户同三名百户去了城外,督促收粮。”

边军除了操刀子打仗,还要扛锄头屯田,鞑子走了,也到了收粮的时候。

谢过书吏,孟清和转身离开。他卧床的这些时日,旗中的事情都由丁小旗和刘小旗代管,如今能起-身了,就不能继续偷懒下去了。

他这么急着来见沈瑄,并非只为例行公事。更要紧的,沈副千户之前承诺的两张支票该兑现了吧?就算试百户一事还要斟酌,拼死守住墩台,杀了那么多的鞑子,赏赐总要给些吧?

铜钱没有,粮食盐巴也没问题,再给些胡椒香料就更好了。哪怕只给点宝钞,也行!

这些都没有,卫所新勾补来的壮丁和战死军户家中的余丁,意思意思给几个人总成吧?否则他顶着个总旗的名头,管着小旗的队伍,说出去不好听,见着也不好看啊。

孟清和一边想着,一边走出千户所。

走出大门不远,迎面遇上几个生面孔,见着孟清和,远远的就开口说道:“前边可是沈游击麾下孟总旗?”

开口的人着一身蓝色团领衫,戴乌纱帽,腰系乌角带,面白无须,声音略显尖细。

孟清和站定脚步,脑子里瞬间闪过两个大字:宦官。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六章

在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国祚中,宦官群体与文官集团,堪称不世出的两朵奇葩。

秉持着不成功便成仁,不修仙便入魔的最高行为准则,但凡是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明朝宦官,要么是如七下西洋的郑和一般名垂青史,要么就是如立皇帝刘瑾,九千岁魏忠贤之流遗臭万年。

那些行中庸之道的宦官,就像是没有斗争激情的文官一样,不管其品行如何,为社会做出了何种贡献,其结果只能是泯然众人,在历史中溅不起一点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