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预备(2 / 2)

作品:《陇川结案报告[探案]

林敛熙:“我每三日往你的窗框下放一枚石子,若是没有,便往后推迟一日,至多四日,四日不见,立刻带人来找,我会留下线索,地点定下后说。另外你在城中盯着,一有喜轿入城,即刻支会。”

她扯下自己的腰牌,“我求了蜀王恩准,对外说去陇川给王妃送信,有人问起你便这样答。刑部有大事,斟酌着来,做官差你比我有经验,我的腰牌暂且交予你,怎么用,如何用,都随你。”

关崖双手接过,“不负大人。”

“若有事相商,提前将一颗石子放在窗框下。除了案情相关的要紧事,别来找我。”说到这儿,林敛熙顿了顿,从怀中掏出二百两银票交到关崖手上,“上次在城外救了小郡主,这是蜀王给的赏钱,前几日我给忘了。”

关崖怔怔看她,不缺钱的人才会忽视这么大笔银子,林敛熙叫他们议事都是去一个铜板一人茶钱的茶坊,找居所必要的一点是便宜,怎么会忘了?

林敛熙真诚又无赖的解释:“真的是前几日就给了,一共一千两,我出力多拿八百两,你捎带着二百两意思意思,之前顾知攘在,我不好意思拿出来,一直搁在王府中。”

她观察着关崖的神色,猜不出他信了没信,但见他行礼说“多谢大人。”,就放下心了。

但关崖却在此时显现出尤为认真的一面,“顾兄与姚襄也在,等我拿去兑开……”

“你可别。”林敛熙无奈道,“姚襄早不知去哪儿了,顾知攘不缺这份钱。再说你给的话,我藏这钱的意义在哪儿,他知道是我故意,有埋怨怎么办,我可不想当坏人。你拿着它放心花,心里过意不去,就好好当差,守好城中百姓。别再多说,我走了。”

她拿起东城门外的两本地方志,朝关崖一挥手,“告辞。”

翌日卯时末,碧笙尚在熟睡。林敛熙收拾好行囊,向蜀王告别,且再次拜谢,随后与蜀王的贴身护卫一同骑马出城。

初冬的清晨,风已经开始有刺人的意思。她外面系着仙鹤纹披风,里面是头回上身的官服套着农家女惯常穿的裙衫,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密不透风但不显臃肿,远看近看仍是富贵的样子。

甫一出府,竟是让等候在王府门口的程闻记,眼底酸楚了一瞬。“原本该是如此”,真是世上顶让人无能为力的一句话。

林敛熙勒住马,回头跟蜀王护卫耳语几句,让他走在前面,接着行云流水般单手撑在马背上跳下,像极了城里意气风发的公子少年。

“程大夫,好久不见。霜寒露重,干嘛不在马车中等着。”她料想着程闻记应该是从她留给药铺掌柜的话推断出的,便没问他怎么掐算的如此准,知道她今日要走。

程闻记双手背在身后,颔首道:“让小姐挂心,马车太闷了。”

林敛熙牵着马和他并肩前行,“这几日可是累着了,看你有些憔悴。”

“遇上桩棘手的病症,大意了,好在解决的顺利,没出太大纰漏。”程闻记道,“终是上了年纪,到了凭着经验资历乱来的时候。”

林敛熙笑道:“程大夫,还是头回见你这样丧气。”

“四十不惑。”程闻记说,“离知天命不远了。”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程闻记见顾知攘没在,便问了一句,林敛熙猝不及防,没想好怎么回答,于是含混道:“不告而别。”

程闻记如释重负,神情轻松了些,“小姐交代我去找关崖,是留了话吗?”

林敛熙:“嗯,两件事。程三薄去了陇川,叶儿独自在城中,我总是有些担心。”

程闻记:“叶儿是程家人,我自当尽心竭力。”

林敛熙:“对了,程三薄去陇川做什么?”

“寻人。”程闻记说的简洁含混,“到底找谁,我也不清楚,可能跟叶儿一样,是程家一脉。”

林敛熙原以为叶儿只是与程家有些渊源,没想到居然是程家人,那她跟程三薄不就成了失散多年的兄妹了?!

程闻记说:“叶儿祖母是我祖母之徒,也是义女,按照辈分算,我应该称一声姑母。”

如此还好,林敛熙被自己那荒谬的念头气笑了。

“小姐,还有件事呢?”程闻记道。

“那日验尸,我总觉得唢呐的病症是关键点之一。”

程闻记换了副神色,一本正经说:“小姐,此事我已摸到了些线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