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回塑人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72章 “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3 / 3)

作品:《我的回塑人生

从汇报中,鸿鹄的情况还不错,大家都有能力各司其职。

周宽清了下嗓子,望向众人:“今天是我们鸿鹄第一次正式例会,过去两周来,大家都辛苦了。”

略顿,周宽微微一笑:“接下来一段时间,还得多辛苦大家。”

“……”

众人都没吱声,目光基本落在周宽头上。

都是双向面试过的人,相互之间有过一些‘较量’,最终能进入鸿鹄的人,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至于像白华梦开业当天那样还得钓鱼。

周宽也没多寒暄,很快就转向了正题:“经过我跟谭总多次商量,决定第一个业务产品为微博类。”

“各位说说意见想法。”

肖柯很快接过话茬:“微博类产品算是效仿国外的推特而来,目前国内市场上以微博命名的只有两款产品,新浪微博、中国微博网。”

接着肖柯侃侃而谈:“其中新浪微博的发展态势是后来居上,据不完全统计,新浪微博用户约为150万;

中国微博网受限于财力物力资源等方面,虽然最早掀开以微博命名产品的概念,但发展态势不是特别理想,据不完全统计,注册用户数量在50万左右。”

“……”

最后,肖柯沉吟道:“微博类产品在国内市场还是不错的,作为我司在互联网业务线的主打产品,合情合理,有发展前景。”

听得出来,肖柯还是很有准备的。

毕竟上周五周宽也透露了不少信息。

产品运营的两个暂代经理也是分别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我对微博类产品的前途不是特别看好,大家应该清楚,就在今年7月份,最像推特的微博类产品饭否因为舆论问题被监管叫停了。”

“而且,目前掌握互联网流量入口的大公司,像搜狐、网易、鹅厂等等还都没有声音传出说要上线微博类产品;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各个大厂对这个产品还是有疑虑的。”

“当然,按照目前的市场形势,这样的社交产品必然会出现,可以上线,但是不是可以考虑资源投入量级。”

“……”

另一人说:“新浪微博、中国微博网我都用过一段时间,这类产品的特性很鲜明,但技术门槛却没有那么高,很难说将来不要打擂台。”

“不过这个市场不小,大有可为。”

“……”

其他几个部门的经理就没有着急发表意见。

总体上,周宽在第一次会议上的第一份提案,大家都是支持的,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产品运营方面因为对互联网行业知识的高门槛限定,他们懂得还不少的样子,都提示了风险信息。

周宽并未提及中国微博网与自己相关的信息。

因为上次上线App版本遭遇危机时,两个明明都基本确定将成为鸿鹄员工的广告运营人员中有人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责任感,周宽跟谭晓蔓在电话沟通中就确定了对方不太合适现阶段的鸿鹄,随后索性赔钱辞退了两人。

所以,实际上现在鸿鹄里面只有谭晓蔓、陈嘉、小王知道周宽跟中国微博网有关。

那个周宽之前没见过面,一直兼任中国微博网运营管理的小王最终也是安排进了鸿鹄。

小王、陈嘉是被默许可以额外兼职的两人。

这些连人资都不知道,只有周宽和谭晓蔓知道。

还有就是……周宽和谭晓蔓商量过,并不打算跟鸿鹄员工说明公司实际发展方向。

因为,假如售卖欲望很强烈,买家压价幅度也会很猛烈。

包括肖柯他们都不清楚鸿鹄的真正主业。

都以为鸿鹄是互联网+金融公司。

一部分资金投入金融投资,另一部分寻找互联网风口并切入。

他们都是认为创始人周宽、谭晓蔓背景深厚,所以走了异于常态的创业之路,不跟别的创业公司一样小作坊模式一步步走……

目光扫过众人,周宽直接定调子:“既然这样,那就先安排微博类产品试水。”

然后又强调了一句:“公司资金很充裕,互联网产品具有的某些特性使得产品很容易失败,各位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周宽跟众人强调的意思很明确:

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

会议剩下要商量的事情就很简单了,给这个产品命名。

集思广益,最后定下来的名字很简单:中新微博。

至于怎么把产品做出来,就不再需要周宽亲力亲为,肖柯等人都明白该如何做。

当然,周宽也不会吝啬通过草台侧面提供帮助,加速中新微博上线。

鸿鹄的第一次会议在这样的氛围中结束……

-

破碗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