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古代群穿生活 / 章节正文阅读

18、第018章(2 / 5)

作品:《古代群穿生活

幼娘被两位嫂子的眼神看得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结结巴巴的说:“我、我……我也觉得你们说得对!”

说完后,她就飞快的把头低下去,手脚麻利的开始扒竹笋,速度也比先前快了很多,一副认真干活请勿打扰的模样。

赵桂枝也没不为难她,而是继续跟薛氏探讨虎头上学的事情。

她已经知道了,大坳子村是没有村学的,像之前三郎每次去上学都是去邻村的。每日里早出晚归的,午饭都是带些干粮凑合吃的。

“邻村到底在哪儿了?远吗?虎头他还那么小,真的能自己去上学?就算有个扁担作伴,可俩小孩子出门,嫂子能放心?”

薛氏一面干活一面回答她的问题。

邻村叫做石坪村,位置大概是处于在大坳子村和石磨村之间。当然要是顺着村前的那条河往下走,是看不到石磨村的,得从村尾后头走,沿着后山走一段山路,甚至中间还要翻过一个坡,才能到达石坪村。

赵桂枝在脑海里画了一张图,大概就明白了,与其说石坪村是在两村之间,不如说其实是三角形的三个点。假如算直线距离的话,石坪村距离他们这儿很近。但问题就在于山路不好走,还要翻山越岭的,直接导致就算距离看着很近,仍然还是费时间。

“反正比去石磨村要近,再说石坪村的先生也教得好,先生就是秀才,比石磨村那边的老童生要好很多。”

薛氏又道:“不过我还是不太放心,好在还有扁担在。我跟扁担娘说好了,到时候就让扁担他爹带着俩孩子过去。一开始孩子年岁太小,就只能让大人受累些,来回接送了,等过个一两年就好了。”

“那要是农忙呢?”赵桂枝问道。

没想到,她这个问题却惹得薛氏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农忙?农忙时候当然是回家待着呀,到时候二郎和三郎也会回家一起收粮食的。”

赵桂枝:……

啥玩意儿?农忙居然是放假吗?

随着薛氏的解答,赵桂枝总算是明白了,这年头的学生是没有寒暑假双休日的,但每一旬都有旬假,也就是上九天课休息一天。另外,像春耕秋收这些日子,都会给学生放假,让他们回家帮忙种地去。当然,先生自个儿也要忙活地头上的事儿,农忙时没人能歇下来。

了解到全部情况后,赵桂枝傻了。

她顾不得羡慕孩子们假期多,先想到一个问题。今年的春耕她是逃过去了,那秋收呢?算算日子,到时候薛氏的肚子肯定很大了,应该会留在家里做些轻省的活儿,那她呢?

天要亡我!

薛氏也不知道自家这个妯娌怎么说得好好的,突然就露出了一副绝望的表情来,她纳闷的问道:“桂枝你怎么了?农忙放假不是很正常吗?”

“我没事儿……嫂子你刚才说到哪儿了?对了,让扁担爹负责接送。”赵桂枝想了想,“那咱们也不能完全把虎头甩给人家,是亲戚,可到底是已经分了家的。”

“唉,我也明白,可大郎有把子力气,每年农闲都会去码头上打零工。你不知道,给船东干活可来钱了,运气好的话,一天下来能赚百来文钱。”薛氏叹着气,“我总不能叫大郎别干活了,回家带孩子吧?”

赵桂枝原先并不知道江父、江大郎所谓的去镇上打零工是什么意思,她就没追究过这个。

现在,她知道了:“在码头扛大包?爹也一起?”

“是啊,爹年轻时候力气也大了,现在就有些不太能干了。好在大郎力气大,他十岁就开始跟爹一起去码头上干活了,刨去吃喝,他俩一天能攒下差不多一百文钱。一年干上半年,能攒下十贯钱呢!”

薛氏算起账来,那叫一个眉飞色舞,也不忙着扒竹笋了,掰着手指头笑得满脸放光。

她高兴的道:“咱家后院养了两头猪,养得可精心了,到年底出栏,撇开自家留下的那些肉,剩下的能卖七八贯钱。鸡卖不上价,一般都是自家吃了的,鸡蛋可以攒下来去换盐巴,地里头的蔬菜一家子够吃了。粮食多半是吃一半卖一半的,好年景的时候光是卖粮食就能攒下三贯钱,这还是咱们家人人都吃饱了。要是像我娘家那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攒下五贯钱不成问题。”

江家是乡下地头的富裕人家,七间大屋十几亩良田,屋后养着猪屋前喂着鸡,家里劳动力又多,要不是因为供着两个读书人,日子绝对会更好过的。

赵桂枝刚进门一个月,对于家里的财务状况,自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的。

等听了薛氏的一席话后,她大概的算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