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十四章理政务忽思清冷蔡琰(3 / 4)

作品:《汉末之并州匪政

总不能张瑞夸他几句天下名士,德行高洁,他的名望就涨上去了。

对此,张瑞一筹莫展,而且张瑞觉得这也不应该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能出奇谋,为旱灾流民找到生存之策,已经极大的透支了自己的脑力。再想下去就该头痛了。

《慎子》所提倡的的君臣之道为: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

这方面,张瑞比较欣赏诸葛孔明的话语:君劳臣逸,则国亡;君逸臣劳,则国兴。

所以张瑞一摊手,惬意的倚在案席上,看向身边一众参军、从事,理所当然的问道:“韩馥既然求名,当为之奈何?”

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

鹰扬将军府养士无数,不就是需要他们的智略、计谋,在这一刻出谋划策吗?

如果连智力都贡献不出来,张瑞干嘛不多养一些游侠、猛将,至少还能冲锋陷阵。

在张瑞问完片刻之后,有人毛遂自荐,说道:“主公,某或能为主公解忧。”

张瑞看了一眼,比较陌生,问道:“尔是?”

“在下杨修,字德祖,蒙主公于华阴举为孝廉,授将军府从事。”

杨修?

那个在汉中之战,因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出名的主簿?

虽然演义中,主簿像是微不足道的小官。

但现实中,所有人都知道主簿位高权重。无论是曾经的建议中郎将府主簿审配,还是河东太守府主簿裴绍,皆是大权在握,常参机要,总领府事,周流宣化于万里。

曹操前期对杨修亦是非常器重,史载:杨修以名公子有才能,为魏武所器,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

其才能,非但为曹操所器重,总知内外,还能做到事皆称意。自曹丕以下,群僚争相与之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