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诸天武道纵横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十三章 伯邑考(2 / 3)

作品:《诸天武道纵横

纣王传旨,取琴一张。伯邑考盘膝坐在地上,将琴放在膝上,十指尖尖,拨动琴弦,抚弄一曲,名曰“风入松”:杨柳依依弄晓风,桃花半吐映日红。芳草绵绵铺锦绣,任他车马各西东。

伯邑考弹至曲终,只见音韵幽扬,真如戛玉鸣珠,万壑松涛,清婉欲绝,今人尘襟顿爽,恍如身在瑶池凤阙;而笙簧箫管,檀板讴歌,觉俗气逼人耳。诚所谓“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纣王听罢,心中大悦,对妲己笑着说道:“真不负爱妃所闻。伯邑考此曲可称尽善尽美。”

妲己依偎在纣王怀里,媚笑道:“伯邑考之琴,天下共闻,今亲觌其人,所闻未尽所见。”

纣王大喜,传旨摘星楼排宴。妲己偷睛看邑考,面如满月,丰姿俊雅,一表非俗,其风袅袅情动人。妲己又看纣王容貌,大是暗昧,不甚动人!

妲己不免有些浮想联翩,记忆之中,伯邑考与妲己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西伯侯和冀州侯曾多次谈笑,说二人定下儿女亲家,皆为夫妇。只是没想到苏护刚烈反商,最后兵败不得不送女到朝歌服侍君王,以保全家性命和冀州百姓。

妲己不禁想到,就是她看到伯邑考多才多艺、丰姿俊雅,着实是世间难得的美男子,若是能与其共度春风,便是死也甘心。一时间,妲己春心暗动。

妲己暗想:且将伯邑考留在此处,假说传琴,乘机挑逗,庶几成就鸾凤,共效于飞之乐。况他少年,其为补益更多,而拘拘于此老哉。”

于是妲己就从中作梗,说是想要跟伯邑考学琴,好等到学得精熟,早晚侍纣王左右,以助纣王清暇之乐

纣王大喜,若是能如此,自然再再好不过,于是将伯邑考留在摘星楼,传授妲己琴艺。妲己迫不及待想与伯邑考共度春宵,便使尽浑身手段将纣王灌醉,扶去龙榻安寝,方着邑考传琴。

两边宫人取琴二张,上一张是妲己,下一张是伯邑考传琴。

伯邑考是个君子,不知妲己心中之想,为了早日救父亲回西岐,伯邑考教导得认真:“犯臣子启娘娘;此琴有内外五形,六律五音。吟、操、勾、剔。左手龙睛,右手凤目,按宫、商、角、征、羽。又有八法,乃抹、挑、勾、剔、撇、托、摘、打。有六忌,七不弹。”

妲己问道:“何为六忌?何为七不弹?”

“闻哀,恸泣,专心事,忿怒情怀,戒欲、惊。”伯邑考微笑道:“疾风骤雨,大悲大哀,衣冠不正,酒醉性狂,无香近亵,不知音近俗,不洁近秽。遇此皆不弹。此琴乃太古遗音,乐而近雅,与诸乐大不相同,其中有八十一大调,五十一小调,三十六等音。”

有诗为证:

音和平兮清心目,世上琴声天上曲。尽将千古圣人心,付与三尺梧桐木。

邑考言毕,将琴拨动,其音嘹亮,妙不可言。

且说妲己原非为传琴之故,实为贪伯邑考之姿容;挑逗伯邑考,欲效于飞,纵淫败度,何尝留心于琴。只是左右勾引,故将脸上桃花现娇艳夭姿,风流国色。转秋波,送娇滴滴情怀;启朱唇,吐软温温悄语。无非欲动伯邑考,以惑乱其心。

邑考乃世之君子,因为父受羁囚之厄,欲行孝道,故不辞跋涉之劳,往朝歌进贡,代赎父罪,指望父子同还故都,哪有此意。虽是传琴,心如铁石,意若钢坚,眼不旁观,一心只顾传琴。

妲己两番三次勾伯邑考不动,心中又起了一计,说着琴一时难以明白,就吩咐左右上宴,妲己命席傍设坐,令伯邑考侍宴。

伯邑考吓得魂不附体,跪拜道:“伯邑考乃犯臣之子,荷蒙娘娘不杀之恩,赐以再生之路,感圣德真如山海。娘娘乃万乘之尊,人间国母,邑考怎敢侧坐。臣当万死!”邑考俯伏,不敢抬头。

妲己媚笑道:“伯邑考之言差矣!若论臣子,果然坐不得;若论传琴,乃是师徒之道,坐亦何妨。”

可伯邑考却不为所动,伏地不起。

妲己见伯邑考俯伏不言,又见邑考不动心情,并无一计可施。妲己邪念不绝:“我到有爱恋之心,他全无顾盻之意。也罢,我再将一法引逗他,不怕此人心情不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