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回80当大佬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9章 居然是个国际主义者(1 / 2)

作品:《重回80当大佬

“山下教授,发生这种事情真是非常抱歉。王枢机因为组织临时另有安排,实在不能陪同您这次的考察之行了。

不过您放心,您此行想要观摩和游览的行程,我们完全会按照要求悉心安排的,王枢机在与不在,不会有丝毫影响!”

两天之后,省外事办的姚英卓,恭恭敬敬地迎来了他要接待的客人,还带着他们轻车熟路地山,直奔红星茶场。

外事办本来还给姚英卓派了辆车,是军绿色的吉普。不过客人自己有丰田车,而且不止一辆,让他车随行。

那位外宾名叫山下义久,40出头年纪,戴个圆片的金丝眼镜,额发稀疏有些地海。是京都大学历史系的教授,研究国史和相应的考古。

按说这种专业的科教授,是没什么钱途的。

不过在曰本,能够不顾业前景的扑街、坚念考古专业,多半都是家里本来薄有资产,不在乎这点了。

山下义久是这样的典型他爹是三井财阀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股东,有数亿日元的家产。

70年代末,曰本的房价泡沫潮还没来,所以钱还是较值钱的。不像十几年后房价泡沫涨到顶点时,几亿日元只等于银座20平米的地价。

所以,山下义久有的是钱,来满足他个人的学术爱好。

听说王平山出事儿了,他微微有些不快:

考察是次要的,反正次已经几乎看遍了,结果让他非常痛心疾首:泱泱华夏正统、唐宋衣冠,居然在其原址被破坏得这么彻底!永阜陵和永崇陵的享殿残垣,已经彻底粉碎翻耕成了茶田。

所以此次再来,他关键的目的是买东西!他对这些古物有一种跨国籍和种族的热爱,向来以唐宋衣冠的正统继承人自居,不想再看到有更多东西被毁掉了。

而王平山出了事,他还找谁去买?

“姚课长,王枢机另有安排我可以理解。只是不知道他有没交代什么……古物鉴赏的事宜?我对那些东西较感兴趣,你懂的。”山下义久不甘心地追问。

姚英卓能听出话外之音,但王平山搜罗的东西,都已经被省厅作为物证封存了,他也没办法。

最烦的是偏偏还不能跟曰本人说真话:“山下教授,这个我们实在是没听说。或许是他忘了吧,也可能是并没有新发现可以供您研究。”

然而这种说辞立刻被山下义久反驳了:“不可能!我在沪江的领事馆的时候,跟他反复确认过,他说有几件新东西拿不准是不是真品,希望我帮他鉴定一下,怎么可能没有新发现呢!”

姚英卓心里暗暗骂了句p:

这王平山还真是胆大妄为!居然敢私下里跟外宾乱说话!难道不知道所有台词都应该有外事部门把过关、才能决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么!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求助司法方面的有关部门,看看能不能通融一下,解冻一下王平安案子被作为罪证的那些东西,让曰本人掌掌眼再说。

大不了最后坚持不卖,告诉曰本人这些都是司法物证,让他过过眼瘾好了。

在姚英卓的想法里,他作为外事办的工作人员,只要外宾“不给差评”好了。至于牵线搭桥完成之后,国内有关部门不能满足外宾的其他要求,不关他事了。

他只要撇清责任好。

……

一来二去,姚英卓的请求,到了具体经办此案的吴俊法手,至于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同志,也都收到了。

顾敏和顾骜也还没回钱塘,在招待所里多住几天,想等王平山的罪名板钉钉他们也怕再出什么变故,被地头蛇翻案,到时候打蛇不死,遭到报复麻烦了。

斩草要除根。

而吴俊法也知道曰本人想掌眼的那几件东西之所以找不着了,可能跟顾骜的保护有点关系,所以他也不瞒着顾家姐弟,把情况都跟顾骜转述了。

顾骜也不想穿帮,思忖了一番,问吴俊法:

“那有可能让我们也以茶场方面接待人员的身份,跟那几个曰本人见面么?我不想留下书面证据,口头告诉他们王平山是骗他们的,那些东西不存在,把他们打发了吧。”

吴俊法没想到顾骜是这个要求:“你们也想跟着接见外宾?你们懂外语么,要是指望那个姚科长给你们翻译,恐怕他会不乐意,你们又不是领导。”

顾骜倒是很笃定:“稍微会一点,日语不行还能说英语么。我不信一个京都大学的历史教授,连英语都不会。我不会劳动到姚科长大驾的。”

“行,大不了你们跟着我,我承担责任。反正他们也不是多要紧的客人,没什么大领导接见。”吴俊法决定卖这个人情,便通过有关部门一层层回了信。

姚英卓正要甩锅,对于有关部门派谁来解释物证灭失,其实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