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皇明天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三十八章 廷推大明首辅(2 / 2)

作品:《皇明天子

而此时京师之中,有一个退休的老干部,倒是可以用一用,那就是申时行。

申时行进京绝对不是他说的那样,为了告御状,敲响登闻鼓而来,到了京师申时行完全没有一分一毫想要上书说一下江南摊役入亩的事,反而在周旋复起之事,和复社、几社、莲花诗社以及东林的重臣们走动极其频繁。

申时行非常擅长斡旋之策,对于此时大明和建奴的议和而言,申时行无疑十分合适。

朱由检想到这里只能苦笑的摇摇头,站直了身子,准备前往皇极殿,行正旦大朝会。

筹备了将近一个月的正旦大朝会,是一个极其繁琐的礼仪,整个过程一如当初的登基大典一样,他只需要出席就是。

所有对今年去世朝臣的谥号和追封,都会在这一天完成。

而三年一考成的晋升诏书同样在这一天宣读。

这一天也是朝臣们升官发财的一天。

而这一天也是文渊阁大学士名单确认的最后一天。

这一天,同样是改元的一天。

而从今以后,就不再是天启年间,而是由朱由检的年号,崇祯作为纪元,这一点上,所有的历史责任,都将由朱由检个人背负。

而这一切的诏书,只需要朱由检戳个朱印就行了,草拟有文渊阁有司礼监,宣读有大明的内侍,王承恩负责宣讲,而执行之上,则由极其成熟的官僚上下奉行。

朱由检自始至终,除了先农坛奉天祭祀的时候,都未曾说过一句话,此时的他,坐在皇位上,看着跪在皇极殿上的朝臣们,有些犯困。

起了个大早,就为了赶这个可有可无的大朝会,礼仪繁琐至极,十二旒冕极其沉重,而身上的十二章前五后五的九五之尊的衮服,为了美观,其实很单薄,四面透风,非常的冷。

朱由检要不是为了维护天子颜面,他才懒得穿这东西。

“停。”朱由检打断了王承恩的催眠曲,说道:“诸爱卿平身。”

一如当初。

有几个朝臣们在宣讲冗长的诏书的时候,打起了瞌睡,朱由检喊停的时候,有几个大臣显然是没有反应过来,未曾站起身来,还在地上趴着,显得极为的突兀。

“把名单记下来,廷杖十,现在拉出去吧。”朱由检对着王承恩笑着说道:“诏书通传四方就是,宣讲不宣讲无碍。今日皇极殿议事。”

“今天皇极殿廷推文渊阁大学士。”朱由检并没有仿照历史上的朱由检,搞枚卜选出内阁的名单,他直接划出了一条道来。

“首辅,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议。”王承恩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封火漆封好的奏疏,高声说道。

他说完就匆匆的向着皇极殿正门而去,他还要去监刑,万岁爷刚才要廷杖,按照常理,是不能垫上垫子的,他得去看着。

“啊?”徐光启本人满脸疑惑的抬起了头,整张脸上写满了为什么是我的疑问。

他万万没想到万岁爷没有等来韩爌,也没有启用对首辅之位有着野望而且极为合适的申时行,而是选择了他。

“万岁,臣年事已高,眼昏耳聩,为万岁效力已然吃力,若为首辅,误国误民也。”徐光启赶忙出列,按照大明朝的惯例先推辞了一番。

随后徐光启稍一琢磨,那韩爌为何死活不肯进京?

这首辅之位,根本就是个火坑!

他背上蒙上了一层冷汗的说道:“万岁,若是万岁执意要臣做首辅,臣只能乞骸骨归乡了。”

“徐老师父从上海浦赶来,不到半岁,这就要回了,朕岂不是要落得个无容臣之度的评?”朱由检早就猜到了徐光启会推辞,立刻反问道。

“这……”徐光启和袁可立都是一样的履历,历经四朝,就没见过这么赖皮的皇帝!

当初张居正夺情之事,怎么说也是万历皇帝和张居正你情我愿的事,大家都心照不宣,可是哪里有强按牛喝水的道理?

徐光启真正担心的其实首辅公务极多,耽误了他的事,他对金尼阁那七千本书的翻译,才是他一直想做的事。

他很想为大明皇帝效命,可是他真的年事已高,久病缠身,哪里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处理国政?他要在大渐之前,把那些书都翻译出来。

他的推辞是真心的,但是大明皇帝却看了一眼袁可立。

袁可立站出来说道:“万岁,臣以为徐光启为文渊阁首辅,乃是善上之选。徐老师父,学问贯通,言行端正,老成重厚,识达大体,学术纯正,持己端方,谋虑深远,才智超卓,通达古今,明练治体者也。”

袁可立一顶又一顶的帽子给徐光启扣在了脑门上,这哪一个评价都是极高的评价。

袁可立当然和大明皇帝通过气,互相讨论过文渊阁的名单。

申时行,不行。

徐光启,可以。

大明皇帝的斡旋之策,是为了养精蓄锐,是为了恢复大明的军力不得已而为之,却不是真的为了和建州议和。

但是申时行若是做了首辅,真的行那斡旋之策,斡旋数年之后,建州恐怕会愈加强盛。

万历年间申时行就喜欢斡旋,调和共济的结果,就是努尔哈赤从十三骑,到现在十余万精悍军卒。

这个人实在是太擅长斡旋了,别说朱由检不放心,主攻派的袁可立也很担心,连主守派的孙承宗也是极力反对申时行起复,退休就退休了,瞎凑什么热闹。

朱由检思量再三,推出了徐光启这样一个极其中性的人物,不是东林,不是阉党,但是脚踏实地的做实事。

徐光启擦了擦额头的汗,他有些心虚的看了一圈朝臣,最终还是犹豫的说道:“臣领命。”

若是朱由检耍赖,徐光启还能和皇帝辩论两句,但是连袁可立都站出来说话,把他捧到了天上,这活儿,他不接也得接。

大明讲究三推而就,徐光启已经推了两次,再推下去,除非徐光启打算学倪元璐那等清流一般,否则只能受着。

“臣反对!”倪元璐梗着脖子站了出来。

朱由检眉头一皱!

“卿以为何人合适?”朱由检皱着眉头问道。

他很不喜欢倪元璐这种人,钱谦益不太聪明经常挨打,但是倪元璐对大诰律了如指掌,处处游走在大诰律法的底线上,不让朱由检打他板子。但是处处给朱由检添堵。

倪元璐脸色一喜,他算是摸透了大明皇帝的脾气和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