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皇明天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八十七章 欲擒故纵的小把戏(2 / 2)

作品:《皇明天子

王化贞大败,熊廷弼被传首九边,毕自严因为受到了牵连,被调往南京,任右都御史,而后升户部尚书。

魏珰自然不会放过熊廷弼余孽,魏珰以筹措三大殿建资为由,上书请旨,要卖掉南太仆寺牧马草料场,毕自严上书坚称不能卖,会影响军马和役马的供应,魏珰在北京,毕自严在南京,最终南太仆寺牧马草料场,被卖掉,毕自严愤恨不已,最终称病返里。

“景会实在是太谦逊了。”朱由检摇头,谦逊是一种美德,但是到了毕自严这种三司使的职位上,再贪功,皇帝赏无可赏,就危险了。

为臣之道,毕自严还是很懂的。

“最近这段时间景会夙夜辛劳,朕看在眼里,朝臣们也看在眼里,不用如此辛苦,听太医院的吴又可吴神医说,你这因为熬夜,身上多处浮肿,劝你又劝不住,就告状告到朕这里来,说你不尊医嘱,再这样熬,他就不给你看病了。”

“身体是本钱呀,熬坏了,朕满天下,去哪里再找一个毕尚书去?”朱由检关心起了别的事。

这种小恩小惠,嘘寒问暖,一次两次看起来,没啥用,但是日积月累,积沙成塔,时日越多,烙印也就越重。

对于这种有社稷之才、能文能武的朝臣,朱由检当然不会放过任何笼络人心的机会。

“这……这不是春夏交际,臣一时间换衣早了些,就染了风寒,为了病好得快些,服多了汤水,才会浮肿,这吴太医也是,臣还叮嘱他,某要与旁人说。”毕自严琢磨了半天,才琢磨出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朕不信,吴神医言之确确,你就是熬夜熬得,哪里是什么偶感风寒,朕让吴神医每天盯着你呢,莫要熬夜,这是圣旨。”朱由检看了眼王承恩,王承恩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示意这件事记住了,会差人盯着办。

“谢万岁。”毕自严点头,只能谢恩,虽然他自己不觉得身体到了需要休养的时候,但是万岁口含天宪,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他也只能听着。

“自病不觉呀,景会。”朱由检点头说道。

毕自严曾经在崇祯二年的时候,被推举为了吏部尚书,而户部尚书兼任,两部尚书同时提领,并且户部尚书的候选名单,是毕自严的嫡系,当初任松江推官时候的伴身师爷。

这什么概念?

毕自严能够在崇祯二年,这个时间点,获得这样的待遇,显然是得到了大部分的朝臣、勋戚的认可,以及大明崇祯皇帝的认可。

黄台吉当时已经入关了,大明皇城里的歌舞升平一扫而空,朝堂里迫切需要一位能臣来挽天倾,而当时大明朝将这个重任压在了毕自严的身上。

可是毕自严在己巳之变连续操劳数月,累的脸都肿的像斗一样大,连日吐血不止,未能履任。

最终毕自严也没有逃过诏狱的命运,崇祯六年,被下诏狱,崇祯八年,朝政再次崩坏,家家悬釜、百姓无升斗之蓄的情况下,崇祯皇帝再次把毕自严请了出来任户部尚书,但是毕自严的身体已经扛不住了,最终称病归里。

大明的财政再也没有了任何一丝一毫的转圜的余地,天翻地覆。

朱由检让毕自严早点休息不许熬夜,可不是开玩笑。

“万岁,臣这第二议,万岁不评一评,讲一讲吗?臣就在这,若万岁有疑虑之处,臣这带着算盘呢。”毕自严皱着眉头提醒万岁,正事要紧,白话他身体康健问题,哪里有江山社稷重要?

朱由检讶异的看着毕自严,打开了奏疏说道:“朕不是准了吗?刚才看完就朱批了呀,就照着这个办就行了,景会办事,朕当然鼎力支持,没有什么好疑虑的地方,就这么办就行。”

“啊?这……”毕自严从来没见过准的这么快的奏议,他还打算跟万岁掰扯掰扯,结果万岁全盘接纳了?

“不就是央行……不是,不就是大明银庄吗?好事,朕准了。”

朱由检将奏疏递给了王承恩说道:“让司礼监誊抄之后,拟圣旨,通传文渊阁,明天早上廷议,给黄立极放出风,就说这条朕首肯的,让文渊阁的老师父们莫要太过阻拦。”

“是。”王承恩点头说道。

毕自严愣在原地,这就准了?……是不是有点草率了?

其实一点都不草率,毕自严不提央行之事,朱由检造有这个打算,当毕自严提出来,并且筹备了将近二十年之久的一本奏疏,他哪里还有不准的道理?

增盐引、令商贾运粟实边、裁汰冗兵冗役、检查军饷虚冒、开发京东水田、清查天下隐田,兴办军屯等项是毕自严这本奏疏的核心内容,唯一让毕自严心里打鼓的就是最后第十三策,建立大明官方的银庄。

大明银票遍地,但是大明官方居然没有票号银庄,但是这东西的阻力,首先就来自于大明皇帝。

皇庄里可是有票号银庄的,毕自严要是设立这大明银庄,第一个利益冲突,首当其冲的就是皇庄。

但是万岁就这么轻松的准了。

自家事自家清楚,大明皇庄经营惨淡,连皇帝的琉璃瓦的钱都出不了,借着大明皇帝的名头做着一本万利的钱庄生意,还亏得底儿掉,还不如让毕自严大展手脚呢。

毕自严要做的银庄,和钱庄票号迥异,因为毕自严手中掌控着铸币权,这是朱由检赋予毕自严的权力。

而钱庄、票号加上铸币权一体化的银庄,其实作用就是银行。若是再加上户部,这就是央行。

英吉利国王查理一世,在崇祯十一年时,与苏格兰爆发了战争,为了筹集军费,查理一世就挪用了铸币厂的黄金充当战争经费,但是输掉了战争。

这批黄金,是英吉利的商贾、百姓们存在铸币厂的黄金。

但是查理一世输了,这笔黄金损失极多。

查理一世假意接受了国会的意见,却暗地里与苏格兰结盟,逃到了怀特岛郡,导致了英吉利、苏格兰及爱尔兰王国的第二次内战。

这一次内战,查理一世再次输掉了战争,最终被捕,被公开处死。

而挪用的铸造厂的黄金,一部分消耗,一部分还给了铸币厂。

但是英吉利的人民已经不再信任铸造厂能够妥善保管黄金,为此他们取出了黄金自己保管,而在保管的过程中,英吉利人敏锐的发现,在交易的时候,只需要交易给对方黄金凭证就可以,并不需要真的交付黄金。

自此,出现了银行,和准备金制度。

毕自严提出的这个银庄,其实就是银行,只不过毕自严这策的目的,只是为了把埋在猪圈里的白银起出来流通罢了。

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种下了怎样的种子,最终又会结出什么果实。会给大明朝带来怎么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且这显然是一条与民争利的奏议,本来毕自严准备了一大堆说辞,要说服皇帝,可是统统没用上。

大明皇帝跑的比他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