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调教初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94章 牲口棚:著名建筑(召唤月票)(2 / 2)

作品:《调教初唐

李靖的身体年轻时战场上多次受过重伤,以致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一直不能恢复,他原本也是已经退休了的,可为了学院的工作,却还如此拚命,经常为了处理学院的事务而很晚才离开学院,这让我觉得很,嗯,不好说,反正心里头不好受。

“无妨,老夫就是劳累命,若是真坐下来,怕是早就去见先帝了,忙着忙着,倒把身上的病痛全都忘了,呵呵……对了贤侄,学院里现下教授学生们读书识字,倒是一件好事,不过,老夫总觉得,有些师长自己都……”李靖没有说完,不过,我懂得他的意思。见我示意他继续发言,段大将军点点头,当年引头缓缓在学院操场中漫步。“贤侄为何不往长安城中招聘那些饱读诗书之人来教学呢?”段大将军这话让我不由得一愣,一抬头,对上了那双略显得混浊但又锐利的鹰目。

“其实,原本小侄也想过,不过,这事情并非像小侄想的那般简单,那些个书呆,嗯,那些整日就子曰人云的夫子们,总觉得来教我们这些军人是降低了他们的身份,有辱他们的斯文。”有些发牢骚的意思,但我说的是实话,长安城里不下十万读书人,可这些人都干啥了?每天泡妓馆、下茶楼,捡起片树叶也能叽叽歪歪个半天,个个以为自己是魏晋名士,人人都以为自己是竹林八贤,整日里拿着家产胡花海吃,泡妞摆显,没个正经人。

当初学院给他们高薪,让他们来教授文化,可那些人就像是我们让他们这些斯文人去做掏粪工似的,避之不及,甚至于还有人对于我们要求进步,追求理想的理念大加抨击,气的老子差点提刀把这帮家伙全剁了,没一只好鸟。

“是啊,那些个士子、读书人,有哪一个瞧得起咱们这些为国为民开彊拓土的将士,就算是君集贤弟,当个兵部,也被弹劾了不知道多少回。”李靖伯父很是感叹,我明白他的心情,李靖与侯君集之间,也算得上是有师徒之谊的一对,关系很不错,但是侯君集的为人却太过跋扈,自以为学得了李靖大叔的一身本领之后便天下无双,以往见了李靖伯父,还行师徒之礼,可眼下,却很像是要与李靖伯父平辈论教,而且还常有怨言,说李靖伯父教他留了一手,是对大唐不满啥的,搞的李叔叔还问过李靖伯父,后来总算是明白了侯君集的为人,以致魏征大人曾向李叔叔举荐侯君集为仆射时,被李叔叔直接给拒绝掉。

不过,军事上功勋卓著、为人上却一向秉承中庸的李靖大叔依旧还念旧情,无怪乎,这样的人格会得以善终,也获得了后世的佳评,大唐的军神。

-----------------------------------------------------------

“所以,小侄觉得,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大唐将士何止学院这数千学子,其中,识字者同样不在少数,他们都能明白,战争,不是那些文人墨客能用嘴皮子撬得动的,他们也明白,军队的思相面貌建设,于国家,于朝廷,会有多大的影响,由他们自己来教,远远比让那些个整天就知道死读书的夫子们来教授要好上百倍,至少,他们不会让这些学员放下屠刀,以德服人。”

“哈哈哈……以德服人,遗爱贤婿这话可切莫让旁人听了去,不然,你怕是要跟那些个夫子们结下了大仇了。”李靖伯父朝我点点手指头,笑眯眯地道。

“哪能,小侄这番话不过是牢骚而已,嘿嘿……”我赶紧声明,安全第一嘛,好歹我也是现下大唐士子和读书人的模范,年轻俊样的样板,自毁形象的事咱可不做。

李靖伯父笑了笑,背起了手:“老夫当这祭酒倒也没甚子事,平日里头,也大多在学院里瞎转悠,看着这些人求学的精神可嘉,老夫也不禁有些技痒,贤侄,能否给老夫安排一二?”

“伯父,您愿意教授我等?!”激动,是的,相当的激动,这位是谁,大唐的不败军神,他的半个徒弟候君集可是灭了高昌的功臣,杀退吐蕃的名将,这样的千古名将级人物竟然动了心思,怎么能让我不感到欣喜惹狂,如此,大唐多出千百个年轻一代的名将,这个世界,整个大陆,都将被大唐踏在脚下了。卖糕的,想想都觉得激动,若不是怕李靖伯父会反悔,我都恨不得抱着这可爱的老头亲上一口,嗯,友谊之吻而已。

---------------------

PS:以下不算G:第一更到达了,吃点东西先,嗯,这两天胃口不咋的,老觉得肚子里有东西在掐架似的,很奇怪的感觉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