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 4 章(1 / 5)

作品:《篡夺皇位后,他死遁了

高殿上的这座金椅没这么好坐,这一日慕襄的所有时间几乎都用来批改奏折了,令人头痛的事一件接着一件。

手腕都因落笔太多隐隐作痛,依稀记得小臂上的伤口还未处理,不过应当无事。

先皇慕淮河多日前就因病缠绵病榻,已让太子慕钰代理朝政一月有余。

但从前两日宫变起,这些奏折便一直积压到现在,无人翻阅。

慕襄随意拿起一份,上面是西北地方官员上奏着的有关西北干旱多月无雨、隐隐有向饥荒发展趋势之事。

这一点倒是不过过于担忧,西北城池人迹稀少,襄国国库也还算充盈,储粮丰厚,只要不是常年久旱,酿不出大祸。

说起襄国储粮丰厚,这一点还要多亏于太子慕钰。

早在慕钰还未及志学年岁前,就在师禾的指导下,推演出了一套完整的储粮防灾政策,是为存新食旧之法。

官府以民价购入百姓新鲜的米粮存入各个地方的粮仓中,来年亦是如此,等到最早储存进来的米粮快达到储存时间的极限,再以低于民间的价格卖出供百姓食用。

这样一来,粮仓就会永远堆满最新鲜的食物,在受到天灾时及时补给到百姓。

说起来虽然简单,但实行初期确实遇到了不少麻烦,比如要考虑到当地官员**的问题,还有一旦确认实施,就需要大量人员来管理粮仓,进出收支都要毫无遗漏……

可年少的慕钰,却在闭门半月后将大多的隐患都想出了应对之策。

虽手段尚还稚嫩,但完善起来确实可行。

这个政策一出,慕钰的名声成功炸响在民间,让襄国人都知道他们有个真心为百姓着想的太子……

如今距离刚开始实行这套政策已过八年,慕钰推出了不少新政并成功实施,民心完全拢在了他身上,襄国子民恐怕都快忘了他们当朝皇帝是慕淮河。

慕襄将谋逆的罪名安在慕钰身上的行为着实不算良策,可也没有更好压制慕钰的办法。

他只能这么做,哪怕没人相信。

“殿下,御膳房为您熬制酸梅汤已经冰镇好了,奴才为殿下盛一碗吧。”尚喜领着端着盘子的宫女前来。

“不必。”

慕襄垂眸翻阅着下一份奏折,说的是边境异族蠢蠢欲动,不夜城里已经第八次离奇**百姓,官府怀疑是异族挑衅所为。

脑海中突然闪过几个模糊的画面,慕襄看不清晰,只是头部像是抽了一样似的疼起来。